农村谚语“三伏不够热,五谷真不结”,真是这样吗?

鄂东三农

2021-07-12 05:06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昨天是7月11日,农历六月初二日,是一年一度的三伏天的启初第一天。农村关于三伏天的谚语非常多,如伏天与降雨量的关系有,“晒伏头,落伏尾,高田不管水”、“落伏头,晒伏尾,高田无收获”,伏天与收成的关系有“三伏不够热,五谷真不结”、“三伏热死牛,五谷缺仓蓄”。

伏天,分初伏、中伏和末伏,合称三伏。三伏是一个夏季最热,温度最高的时候。气温高,雨水充足,农作物就生长发育越旺盛,禾苗生长得越健壮,到秋收必定是一个丰收年。因此,就有“三伏不够热,五谷真不结”的说法。



“三伏不够热”,因为,在三伏最热的时候,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北方冷空气主宰三伏天的冷热程度,导致气温没有正常时期高,便出现三伏不够热的清凉现象。这一种反常现象,造成本应该气温偏高,结果气温比常规时期要低。气温低,降雨量丰富,虽然不缺少降雨,但是洪涝灾害将会频繁发生。气温偏低,农作物生长发育速度将会放缓,庄稼长势必然要差一些。另外,气温偏低,冷空气活动频繁,必然是阴雨绵绵的时间过多,晴天偏少,太阳光照不充足,庄稼生长发育更艰难。庄稼在这样的状态下,粮食是没有好收成的。所以说,三伏天不够热,粮食产量低,五谷难于有一个好收成。



与这句农谚相对的一句谚语是“三伏热死牛,五谷缺仓蓄”。意思是说,三伏天气温实在过高,若是雨水平衡,庄稼生长不缺水,恰到好处。这个时候,气温偏高,温度非常适合夏季作物的生长发育。这样,庄稼长得非常好,必然粮食到秋节后,必然是要获得粮食丰产的出现。三伏天天气太热,就能促进作物的产量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所收获的粮食非常多,农民普通家庭,粮食丰收后,达到家家户户粮食丰产,就连农户都缺少粮仓库存丰收的粮食。所以说,“三伏热死牛”,说明气温变化大大的提高了,连牛都会热死了,必然是个丰收年,收获的粮食农民根本缺少粮仓储蓄。



总而言之,三伏天当热的一定要热,对农业生产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能够促进粮食的丰收。若是三伏天气温低,不够热,庄稼生长发育不良,必然要影响粮食的产量。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3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34

赵景英

2021-07-30 23:27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606

2021-07-22 04:18

我叫王二小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吴宏岩

2021-07-18 09:24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崔明军农友6069

2021-07-18 06:27

老师讲的太好点赞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542

2021-07-15 05:52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贾海玲农友7263

2021-07-14 12:01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738

2021-07-14 09:57

讲的不错。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方得始终

2021-07-13 10:49

讲的好,非常捧。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761

2021-07-13 08:36

涨知识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深泽崔红卫

2021-07-13 02:30

讲的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373

2021-07-13 01:19

老师讲的太好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761

2021-07-13 01:05

涨姿势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988

2021-07-12 22:38

老师讲的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陈晓辉1

2021-07-12 22:38

谢谢老师分享,多来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523

2021-07-12 21:39

还真迎节气刚数伏,就开始闷热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820

2021-07-12 21:00

今年这么热。说明今年粮食大丰收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027

2021-07-12 20:49

三伏不够热,五谷真不结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177

2021-07-12 18:24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954

2021-07-12 16:24

看资料学习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275

2021-07-12 15:17

好好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