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丫到底掰不掰?一直有争议,今天一次性说清楚

肥仔农经

2025-07-02 18:53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玉米丫掰还是不掰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不能掰,掰后会有伤口影响玉米生长,而有人则认为必须要掰,不掰会和玉米主茎争夺养分,同样会有影响,乍听起来说的好像都有道理,那到底掰还是不掰?其实这个问题每年都有讨论,今天一次性和大家说清楚。



玉米长丫子主要有这几点原因

1.品种:因为玉米是禾本科作物,长丫子也属于正常现象。

2.营养过剩:尤其底肥氮元素含量过高也会长出丫子,所以在种植玉米的时候底肥尽量少用氮肥,只有到了中后期才会使用大量氮肥,在苗期过量使用氮肥就容易长丫子。

3.病虫危害:凡是蓟马、飞虱咬过后,会抑制主茎生长,在旁边就会长出侧芽。

4.除草剂药害:药害同样也会抑制玉米主茎生长,这样也会长出咱的这个侧芽。



玉米丫子到底掰还是不掰

现在一家一户种植面积很少,有时间可以到田间看看,如果玉米丫子长势过大,快超过主茎了,那么有时间该掰还是得掰,因为玉米丫子生长周期很长,尤其前期会和主茎争夺水分和养分,会影响玉米生长,所以玉米丫子有时间该掰还得掰,掰了以后产量肯定比不掰产量高。

当然,对于种植大户来说,种植面积大,时间又不充足,根本掰不过来,那就省了这份心,雇人的话人工费又高,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有人说玉米丫子是为了提前储存营养,待玉米丫子长大后就会凋亡,营养就会回流到主茎上,这个说法我不做过多解释,大家听听就行,别太当真,从这么多年的种植经验来看,好多丫子后期根本不会凋亡,肯定会和主茎争营养,最后主茎结的穗很小,而丫子上基本不结穗或结的很小,即便主茎加上丫子上的玉米也不及单个主茎产量高。



当然,有部分丫子后期确实会掉落萎缩,但是这并不是营养回流而导致的,一般来是丫子竞争不过主茎,营养跟不上,上边叶片又遮挡叶片吸收阳光,丫子最后长不起来而萎缩。前期这些丫子和主茎争夺养分已经对主茎造成影响,前期苗都长不好,后期产量可想而知。

另外,说丫子掰后有伤口,病菌会顺着伤口侵染容易得病,这个观点我是不认同的,因为不管什么庄稼作物,对伤口都有很强的自愈能力。



如何避免玉米长丫子或减少长丫子

1.施肥不要“一炮轰”,也就是说前期施一遍种肥,后期在大喇叭口期再追一遍尿素,这样就能减少长丫子。

2.合理密植,不要种得太稀,稀了营养供应足就容易长丫子,也就是说根据种植品种来合理选择种植密度,该种多少就种多少,不要过稀。

3.高温一直生长也会使丫子增多,所以建议在干旱的时候及时浇水,这样也能适当减少丫子生长。



综上所述,玉米长丫子到底掰还是不掰,我个人建议如果有时间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还是掰,掰掉后的产量肯定要比不掰产量高,当然如果种植面积大,掰丫子要大量人工那就没必要了,费时费力还费钱,到头来反而得不偿失。

关注“肥仔农经”,带你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谢谢大家的支持!!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