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答好五问促增收 | 黑莓采摘进入倒计时 小浆果撑起农户“增收伞”
初冬时节,通海县的田间地头依然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杨广镇古城村的一处温室大棚内,树莓藤蔓郁郁葱葱,果实采收已经进入了关键期,相较于传统的作物,黑莓以高产量、高产值、多渠道销售的显著优势,为农户撑起了“增收伞”。

走进种植户尹长国的种植园,虽然已经接近采摘尾声,但棚内依旧生机盎然。一株株藤蔓上,一串串饱满的果实垂挂在枝叶间,有的已经完全成熟,呈现出深紫近黑的色泽,轻轻一碰就能感受到果肉的饱满;有的还带着些许浅红,透着青涩的生机。
“黑莓我种植六、七年了,这几年种下来总体效益还是可观的,开始只有种了两亩,现在扩展到20多亩,管理也好管理,通海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种植户尹长国说。

作为公认的“营养小能手”,黑莓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花青素、膳食纤维以及钾、钙等多种矿物质,其中花青素含量远超普通水果,不仅口感酸甜爽口,还兼具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益处,深受消费者喜爱。
尹长国告诉记者,黑莓种植最大的优势就是耐病虫,本身抗病性强,采用生态种植的方式,既省了农药钱和人工成本,种出来的果子也更绿色健康,而且产量也比较高。
“种一回,可以管十多年到二十年,有些品种第一年就可以摘果,有些品种,则是第一年养树,第二年的亩产就可以达到一吨多到两吨,第三年进入丰产期、亩产达到三吨。摘果期特别长,从五月份可以摘到来年的一、二月份。”尹长国说。
产量高、品质优,销路自然不愁。尹长国介绍,他的黑莓早已通过订单农业锁定了稳定客源,销售渠道畅通无阻。

“果子的销售主要是发往昆明批发市场,和他们订的合同价格基本上在四十多一公斤,稳定供货。”尹长国说。
尹长国的成功并非个例。近年来,通海县立足当地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天然优势,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黑莓、蓝莓等特色水果种植,为农户撑起稳稳的“增收伞”。而农户们不断创新的种植思路,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也为通海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记者 张红莹 钱国有)
来源: 名城通海
转发0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