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养猪 一键灌溉——平乐设施农业绘就振兴新图景

桂农耘

2025-09-11 07:00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机器人搬运柿子。

二塘镇九龙村委洋栏桥村的韭菜地如绿毯铺展。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傅清龙 李家健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秦丽云 平乐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汪文卿 文/图

金秋九月,平乐县的田野间闪耀着现代农业的科技之光:“云养猪”实现一人管控千头牲畜,生态循环串联起种养全产业链条,锁鲜技术让山间柿子身价倍涨……这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农业变革,加快了平乐农业现代化进程。如今,该县以科技为笔、生态为墨,正勾勒出一幅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1 数字赋能 一人可管千头猪

近日,在桂林市大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沙子长冲生猪养殖场的展示大厅,电子屏实时呈现着各环节场景:配种室里母猪正在静卧、分娩室里仔猪躺在恒温箱、育肥室里肉猪在洁净的漏粪板上踱步。

这些画面生动诠释了“一名饲养员可同时管理2000多头肉猪”的现代化养殖效能。

“你看,饲养员巡查至育肥区时,手里的平板电脑能实时显示每头猪的位置和健康状态,传统养殖的脏累活已逐步被智能化设备替代。”养殖场负责人张凯指着屏幕介绍。

精准饲喂系统、智能环控设备、全方位监控探头……在建设中的二期工程,全封闭车间将配备全自动输送带清粪系统,“1分钟可清理6000多平方米,建成后一人即可管理一个大棚,年出栏量可达6000头。”

从母猪受孕B超监测到仔猪育肥食量调控,6个月养殖周期的每个环节均有数据支撑,工作人员按标准化流程操作即可。

这样的智慧变革在平乐持续深化。当前,年出栏5万头肉猪的桂林市大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长冲生猪养殖场、年出栏2.4万头肉猪的桂林平乐弘鑫养殖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等智慧猪场相继发力,为平乐养殖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链延伸同步推进。二塘镇工业集中区的平乐县志邦食品深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正加快建设。项目占地61亩、总投资1.2亿元,将建成两条生猪全自动化屠宰线和一条肉牛屠宰线,预计年屠宰生猪50万头、肉牛1.5万头以上。“项目已完成总体进度的40%,力争今年12月底竣工投产。”项目负责人黄智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平乐县生猪出栏10.4万头,同比增长7.32%;猪肉产量8700吨,同比增长7.43%。

从智能养殖到全自动化屠宰,平乐设施养猪产业正以科技为翼、生态为基,为传统养殖业转型写下鲜活注脚。

2 加工锁鲜 四季增值价更高

金秋时节,平乐层层叠叠的柿林沿山势铺展,现代农业科技的融入,让山间果实突破季节限制,在全产业链上绽放“四季常青”的活力。

在沙子镇维新村委班山尾自然村,桂林裕康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4万多平方米柿子精深加工生产线正稳步推进。“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这里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柿子加工链交易市场。”公司总经理刘银乐告诉记者。

“公司已研发42种柿子产品,其中以柿子替代部分糖分的新品深受市场青睐,待生产线相关设备采购完成后即可量产。”刘银乐介绍,智能化设备能在零下40摄氏度实现锁鲜,让鲜果转化为受市场青睐的深加工产品。

山间柿园里,平乐镇裕丰村果农王学树手持诱虫板穿行林间:“以前最怕虫害,现在技术员指导我们采用挂黄板等绿色防控技术,农药用量减少了,果品质量提高了。”

平乐柿子产业的繁荣,离不开标准化生产与全链条监管。该县积极推进“柿子大脑”产品追溯平台建设,对种植、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建立台账,完善“一企一档”“一品一册”监管档案,动态更新风险、措施、责任清单。去年,该县出台柿饼产业长效管理机制工作方案,严格执行质量标准,严厉打击滥用农药、非法使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引导产业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

如今,平乐县柿子种植面积达17.3万亩,去年鲜果产量50万吨、外销柿制品超30万吨、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6.9亿元。

“去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46.3万亩、产量129.5万吨、产值33.6亿元,其中设施水果13.6万亩、产值9.6亿元,避雨防病虫、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平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江南介绍。

3 水肥一体 一键灌溉优品质

时下平乐大地,科技赋能让传统种植业焕发蓬勃生机。

走进二塘镇九龙村委洋栏桥村,200多亩连片韭菜地如绿毯铺展,种植大户钟声油夫妇轻按开关,40多亩韭菜便得到水肥一体化的精准滋养。“同等待遇”的阳安乡双合村委合作社30亩韭菜,鲜嫩韭苔直供粤沪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同安镇、大发瑶族乡等乡镇的现代设施蔬菜示范区里,设施大棚精准调控作物生长环境。“以前村民露天种菜靠天吃饭,如今大棚里青瓜、番茄、香瓜可种三季,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大棚种植更需技术支撑。”桂林市立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莫甫业的话语中透着丰收喜悦。

当前,平乐县设施蔬菜面积达4200亩,其中蔬菜大棚500亩、小拱棚3700亩,去年产量1.1万吨、产值9100万元。

该县设施农业的发展并非单点突破,而是全域协同推进。国道323沿线,以沙子—二塘—张家—同安—源头为主线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带正加速成型。

“我们实施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三年规划,构建以国道323线为轴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带,同步建设以生猪、柿子、鱼为主的设施畜牧区、种植区、渔业区,和各乡镇特色设施农业产业园,形成‘一带串联引领、三区强力驱动、多园协同发展’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平乐县委副书记陶捌旺说。

从智能猪场到标准化柿园,从自动化车间到设施蔬菜大棚,平乐县设施农业以“科技+生态”双轮驱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傅清龙 李家健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秦丽云 平乐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汪文卿

  • 来源:广西日报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4

(「・ω・)「嘿~农友0991

2025-09-11 20:49

生态循环串联起种养全产业链条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413

2025-09-11 07:20

点赞66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413

2025-09-11 07:19

点赞66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629

2025-09-11 07:07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