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生态“小木耳”造就富民“大产业”

晋农云

2025-07-26 07:06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在临汾市东北部的古县,曾经不起眼的小木耳,如今正成长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 “黄金产业”。这座总面积 1206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7.98 万的山区农业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创新发展模式,建成华北地区最大的段木木耳种植基地,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古县森林覆盖广袤,覆盖率达40%以上,夏季气候凉爽,丰富的栎木资源与林区提质增效任务带来了充足的段木,为木耳生长提供天然的温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锚定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将村集体发展意愿强烈的段木木耳产业列为重点扶持项目,通过县级衔接资金投入200余万元,以村集体为引领,率先开展仿野生段木木耳种植。“过去农户单打独斗,资金、技术都跟不上。现在村集体牵头,统一解决水源、管理难题,还摸索出关键种植技术。”经统计,全县已有11个村发展段木木耳11万棒,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古县与山西农大深化“县校合作”,邀请食用菌专家刘靖宇、张红刚、杨杰等组建技术团队,深入种植基地开展实地指导与培训。为方便农户学习,将技术要点制作成短视频,发给种植户进行观看和学习。同时,古县利用这一契机,组建发展本地木耳技术人才队伍,为古县长久发展木耳产业了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热留村党支部书记对此深有感触:“通过专家指导,我们对木耳种植的温湿度把控、防治病虫害、养菌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们的菌棒出耳率提高了30%!”

在模式创新上,古县探索出 “村集体带动+农户参与” 的联农带农机制。一方面,每个村集体可以吸纳2-3名村民就近就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党家山、贾会里、热留等村与36户农户建立利益联结,鼓励发展庭院经济。“以前农闲时只能闲着,现在在家管理菌棒,一年增收8000元以上” 一位在从事菌棒管理的农民说到。

品质铸就品牌,品牌创造价值。古县“仿野生”段木木耳凭借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营养优势,以及朵形自然、泡发率高的优良品相,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全县年产能约13吨,按均价200元/斤计算,年产值可达520万元。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古县村发公司推出“古树”木耳品牌,通过统一包装设计、多渠道宣传推介,逐步打开全国市场。

从“小木耳”到“大产业”,离不开持续的政策引导和机制保障。县委、县政府把木耳产业纳入重点扶持清单,县四大班子领导常态化深入基地调研座谈,现场解决种植难题;相关部门主动对接科研院所,促成与山西农大的长期技术合作;同时,统筹整合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为产业扩规、延链、补链提供全方位服务。下一步,当地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开发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让小木耳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小小木耳,托起乡村振兴的希望。古县正以特色产业为笔,在绿水青山间绘就共同富裕的壮美画卷。(赵婧 王斌)

  • 来源: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

农友8413

2025-07-26 07:17

点赞666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