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深松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农业科教云

2019-12-18 11:07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1、主持人: 今天我们主要和大家讲的是小麦深松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那这些技术是针对黑龙江省北、东麦产区和内蒙古东四盟这些干旱地区的发生规律和雨养型农业的特点所设计的,建立土壤水库,增加土壤库容,蓄夏、秋之自然降水,为春所用,是解决小麦苗期干旱的重要措施。那这项技术的要点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操作呢?他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可能很多朋友们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问。带着种种困惑,下面我们邀请到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杨宝林老师,来给大家做一些讲解和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农民朋友们很好的运用这些技术。现在我们已经联系到杨老师了,杨老师,您好,和听众朋友打个招呼吧!

 

专家: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农民朋友们,大家好!

 

2、主持人:欢迎您,杨老师!我们知道啊,这项技术主要是解决干旱问题的一项技术,那他怎么来进行蓄水保墒的呢?杨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专家:好的。针对黑龙江省北、东麦产区和内蒙古东四盟地区干旱发生规律和雨养型农业的特点,建立土壤水库,增加土壤库容,蓄夏、秋之自然降水,为春所用,是解决小麦苗期干旱的重要措施。一是以伏秋翻为中心的耕作保墒技术:该技术体系中心环节伏秋翻整地,翻前施肥,来年春天机械化播种,平播垄管。一般耕深26~22厘米,有条件地方可加深到25~28厘米,2~3年深耕1次,其间结合耙茬深松措施。二是以耙茬少耕为中心的保水技术:其关键是改翻地,中耕为耙茬免中耕,起到保墒和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的作用。耙茬采用重耙机械,配合深松。深松起到扩大土壤库容的作用,一般耙茬深度5~8厘米,深松深度25~30厘米。三是耙茬振动深松、扩大土壤畜水库容:该项技术是在不翻地,不打破原有耕层的条件下,于夏、秋期间,用圆盘耙将作物根茬耙碎、整平,并覆盖地表,起到保墒作用,再配合振动深松机械进行振动深松。耕深在30~40厘米,破除坚硬土壤犁底层,使自然降雨下渗较深,扩大土壤畜水库容。适用于我国北方冬春初夏干旱发生频率高,降水量相对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在黑龙江省及内蒙古东四盟地区小麦麦田应用。

 

3、主持人:好的。那对于小麦深松蓄水保墒耕作技术,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您能不能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呢?

 

专家:长期浅耕及机械的田间作业会造成土壤压实,在距地表16-25厘米下面形成坚硬、密实粘重的犁底层,阻碍雨水下渗,减弱土壤蓄水能力,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导致作物减产。深耕松土就是使用深松机械将犁底层耕松,创造疏松深厚的耕作层。通过深松加厚了活土层,疏松的土层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接纳降雨的能力;同时,翻耕切断了土壤水分向地表移动的通道,减少了土壤下层水分表逸的机会和数量,进而达到蓄水保墒的效果。一般耕作时,水分入渗量只有5毫米每升,1米土层蓄水量不足1350立方米每公顷,深耕松土后土壤水分入渗量达到7-8.5毫米每升,1米土层蓄水量达1800立方米每公顷。研究表明,深松能显著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小麦产量。

 

4、主持人:好的。原理我们知道了,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其中的技术要点,杨老师,小麦蓄水保墒耕作如何深耕蓄墒?

 

专家:(1)深耕时间:适时深耕是蓄雨纳墒的关键,深耕的时间应根据农田水分收支状况决定,一般宜在伏天和早秋进行。对于1年1熟麦收后休闲的农田要及早进行伏深耕或深松耕。

 

(2)深耕深度:耕翻深度因耕翻工具、土壤等条件而异,应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一般耕深以20~22厘米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加深到25~28厘米,深松耕深度可至30厘米。

 

(3)深耕后效:深耕有明显的后效,一般可达2~3年。因此,同一块地可每2~3年进行一次深耕。

 

5、主持人:对于深耕蓄墒,我们要注意三点,时间、深度、后效。那杨老师,对于小麦蓄水保墒耕作如何耙耱保墒?

 

专家:耙耱是在耕后土壤表面进行的一种耕作技术措施,耙耱的主要作用是使土块碎散,地面平整,造成耕作层上虚下实,以利保墒和作物出苗生长。(1)耙耱时间。耙耱保墒主要是在秋季和春季进行。麦收后休闲田伏前深耕后一般不耙,其目的是纳雨蓄墒、晒垡,熟化土壤。但立秋后降雨明显减少,一定要及时耙耱收墒。从立秋到秋播期间,每次下雨以后,地面出现花白时,就要耙耱一次,以破除地面板结,纳雨蓄墒。一般要反复进行多次耙耱,横耙、顺耙、斜耙交叉进行,耙耱连续作业,力求把土地耙透、耙平,形成"上虚下实"的耕作层,为适时秋播保全苗创造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秋作物收获后,进行秋深耕时必须边耕边耙耱,防止土壤跑墒。早春解冻土壤返浆期间也是耙耱保墒的重要时期。在土壤解冻达3~4厘米深,昼消夜冻时,就要顶凌耙地,以后每消一层耙一层,纵横交错进行多次耙耱,切断毛管水运行,使化冻后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在播种前也常进行耙耱作业,以破除板结,使表层疏松,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通透性,提高地温,有利于农作物适时播种和出苗。(2)耙耱的深度。耙耱的深度因目的而异。早春耙耱保墒或雨后耙耱破除板结,耙耱深度以3~5厘米为宜。耙耱灭茬的深度一般为5~8厘米,但耙茬播种的地,第一次耙地的深度至少8~10厘米。在播种前几天耙耱,其深度不宜超过播种深度,以免因水分丢失过多而影响种子萌发出苗。

 

6、主持人:欢迎回来听众朋友,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杨宝林老师来给大家介绍小麦深松蓄水保墒耕作技术,我们继续来聊这项技术,杨老师,那小麦蓄水保墒耕作如何镇压提墒?

 

专家:镇压一般是在土壤墒情不足时采取的一种抗旱保墒措施。镇压后表层出现一层很薄的碎土时是采用镇压措施的最佳时期,土壤过干或过湿都不宜采用。土壤过干或在沙性很大的土壤上进行镇压,不仅压不实,反而会更疏松,容易引起风蚀;土壤湿度过大时镇压,容易压死耕层,造成土壤板结。此外,盐碱地镇压后容易返盐碱,也不宜镇压。(1)播前播后镇压。播种前土壤墒情太差,表层干土层太厚,播种后种子不易发芽或发芽不好,尤其是小粒种子不易与土壤紧密接触,得不到足够的水分时,就需要进行镇压,使土壤下层的水分沿毛细管移动到播种层上来,以利种子发芽出苗。(2)早春麦田镇压。早春经过冻融的土壤,常使小麦分蘖节裸露,进行镇压可使土壤下沉,封闭地面裂缝,既能减少土壤蒸发,防御冻害,又能促进分蘖,防止倒伏。早春麦田镇压一定要在地面稍为干燥后,在中午前后进行,以免地面板结,压坏麦苗。(3)冬季镇压。冬季地面坷垃太多太大,容易透风跑墒。在土壤开始冻结后进行冬季镇压,压碎地面坷垃,使碎土比较严密地覆盖地面,以利冻结聚墒和保墒。

 

7、主持人:刚才我们说完有关于如何来镇压提墒,我们要注意三点,播前播后镇压、早春麦田镇压、冬季镇压,这三大块。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如何来进行中耕保墒?

 

专家:中耕是指在作物生育期间所进行的土壤耕作,如锄地、耪地、铲地、趟地等。(1)中耕时间。中耕可在雨前、雨后、地干、地湿时进行,亦可根据田间杂草及作物生长情况确定。(2)中耕深度。中耕的深度应根据作物根系生长情况而定。在幼苗期,作物苗小、根系浅,中耕过深容易动苗、埋苗;苗逐渐长大后,根向深处伸展,但还没有向四周延伸,因此,这时应进行深中耕,以铲断少量的根系,刺激大部分根系的生长发育;当作物根系横向延伸后,再深中耕,就会伤根过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特别是天气干旱时,易使作物凋萎,中耕又宜浅不宜深,因此,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头遍浅,二遍深,三遍培土不伤根"的经验。

 

8、主持人:那杨老师,什么叫"三深"耕作法、"四墒"整地法和"四旱三多"耕作法?

 

专家:"三深"耕作法:

 

(1)深耕。伏耕26.7~30厘米。(2)深种。与深耕相配套,深耕创造一个深厚的活土层,在该条件下,玉米之类的作物可播种到10~13厘米,以增强其抗旱能力。(3)深锄。在雨季前,玉米等作物定苗后,苗高33.3厘米左右,用镢头深刨23.3~26.7厘米,刨后土地不要平整,留下小坑、小窝,以利接纳夏季急雨,增强蓄水能力。

 

"四墒"整地法:

 

(1)秋耕壮垡。秋耕时,先浅耕耙去根茬杂草,平整土地施足底肥,然后深耕(大于20厘米)翻下。(2)耙耱保墒。早春地刚化冻时进行顶凌耙耱,消一层耙一层,雨后再耙耱,播前还要纵、横、斜耙耱2~3次,使表土疏松,地面平整细碎,减少蒸发。(3)镇压提墒。春季干旱时,一般都要通过镇压提墒保墒。镇压顺序一般是压干不压湿,先压砂土后压粘土。风大、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的区域或地块尤其需要镇压。(4)浅耕塌墒。已经进行秋季耕翻的地,春季在播前4~5天,用不带犁镜的浅犁串,活土除草,让土壤踏实,耙耢后播种。

 

"四旱三多"耕作法:     

 

(1)"四旱"。即在作物夏收后,早灭茬,破土保表墒;早深耕,纳雨蓄深墒;早细犁,破垡松土"匀墒";早带耙,立足于秋季收"全墒"。(2)"三多"。即多粗犁有利于晒垡纳雨;多细犁有利于破垡活土墒情均匀;多耕地有利于滴雨归田,表土封口防止蒸发,达到表土细绒无坷垃。

 

9、主持人:这是三深耕作法、四墒整地法和四旱三多耕作法的一些技术要点。那小麦深松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要点有哪些?

 

专家:(1)伏秋翻:伏秋翻是土壤耕作的基础作业之一,现已改变了“年年翻”的习惯,结合轮作,3~5年深翻1次为好。翻地作业的技术要求:要在水分适宜的条件下适时耕翻,根据翻深的要求,达到深度一致,翻平扣严,不重不漏,地头整齐。

 

  1. 翻地作业田间准备:①田间清理:先清理和散开成堆的秸秆颖壳,有条件的撒施有机肥,清除障碍物。②耕向的确定:坡地应沿等高线耕深,防止水分流失;土地平坦,区宽在500米以上的地块和方田或近似方田的地块,则应纵横交替,隔年交换耕向。③作业区的规划:根据地块宽度确定机具运行方向;打垄时要树标杆,垄的宽度要等于机组的整倍数;打好横头垄(枕地),打垄时应采用隔年交替,内外耕翻,作业前要规划好小区宽度,应尽量减少垄沟和机组空行距离。④机组运行方法:内翻法:即第一犁在耕作小区中央开始,犁垡向心,中间出现土台,开垄时前铧要适当调浅,这种方法适合于窄地块作业。外翻法:即第一犁在耕作小区一边下犁,另一边回犁,犁垡向外,翻完后中间出现一道垄沟。内外结合翻法:即是三区有环节套耕或四区无环节套耕,这两种方法既可以减少垄沟,又不增加机组空行距离,地块较宽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好。

     

    10、主持人:刚才说的是两点,一是伏秋翻;一是翻地作业田间准备;那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掌握的技术要点吗?

     

    专家:(3)耙茬:耙茬是一项表土耕作措施,但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起的作用不同,一般在作物收获后进行,封冻前结束,使用组合耙对耕层土壤进行松碎、平整并破碎作物根茬的作业。能起到蓄水保墒、碎土、平整土地和消灭杂草等作用。耙茬的时机主要根据土壤的质地和干湿度来确定。耙茬的次数,一般应根据土壤质地、碎土效果、平整程度、播种技术要求来决定。有顺耙、斜耙、对角耙等。顺耙法:多以垄作的大豆茬、玉米茬等,先顺垄耙,起破垄的作用,耙深到12厘米为宜,为了减少垄台、垄沟土壤湿度不均匀,应在秋季耙茬,使其土壤水分自然平衡。斜耙法:是与犁翻的方向成一定的斜角(30~45°)进行耙地。对角耙法:是先将要耙的地块划成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小区,然后沿对角线方向进行耙地。这样耙一遍,实际是耙了两遍,因此碎土、平整地面效果好。空行距离小,避免了漏耙现象,所以它是最合理、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横耙法:是与犁耕方向成直角进行耙地。这种方法碎土性能好,平地效果好,但在新开荒地上不适用。因横耙机具颠簸 震动大,一般少用。

     

    (4)深松:深松对多年进行深翻地块,形成了坚实的犁底层,而且越翻越浅,影响土壤透气、接纳雨水,不利于根系下伸,不担旱、不担涝。深松时间:最好在麦收后及早进行,有垄的豆茬地结合大豆中耕管理进行顺垄沟深松。深松要求:土壤水分适宜,适时深松,深度在犁底层以下3~5厘米为宜,深度一致,不留生格,地表平整,达到透气、透水;一般耕深为25~30厘米,超深松耕深≥30厘米,深度误差为±1厘米。超深松,应加装双层深松铲作业。深松方法:全方位深松:采用V形齿作业,耙后土壤全部深松。优点:疏松土壤效果好,适合内涝严重的地块。缺点:作业阻力大,效率低。浅翻深松:采用凿形深松齿,上部安装翻地小铧,作业时能扣下地表的残茬秸秆,下部间隔深松,上虚下实。优点:地表平坦,不露残茬、秸秆,便于后序作业。不足之处:土壤湿度大时作业效果差。旋耕深松:旋耕机前排安装凿形松齿,旋耕深松复式作业,一次作业达到播种状态。优点:减少作业次数,减少机具对土壤的压实,争取农时。缺点:土壤湿度大影响作业。

     

     

5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3

谭凤东

2022-04-19 08:08

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谭凤东

2022-04-17 05:39

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实现梦想:〈虎虎生威〉

2021-12-01 14:46

讲的好谢谢啦!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732

2021-07-25 07:45

赞赞赞赞赞赞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阿会猕猴桃农友2661

2021-01-03 18:39

谢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086

2020-10-23 08:36

小麦的管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542

2020-08-31 09:18

非常好,谢谢老师!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习高飞

2020-01-26 19:4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习高飞

2020-01-19 08:2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苦尽甜来

2020-01-14 15:1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730

2020-01-06 18:5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676

2019-12-30 14:5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845

2019-12-30 05:2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袁金松

2019-12-29 08:3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巍巍昆仑

2019-12-25 14:24

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722

2019-12-24 07:0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聚英才

2019-12-22 23:46

学到东西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226

2019-12-20 08:4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023

2019-12-20 04:51

学技术长才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程髙峰

2019-12-20 04:51

学技术长才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5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