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石门柑橘飘红“一带一路” ——记石门新型职业农民马国亚

湖南农民风采

2019-11-04 17:25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一个是让石门柑橘飘红‘一带一路’”,孟夏五月,在石门县踏访湖南亚辉柑橘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马国亚认真地说到。从2008年创办合作社之初只有81名社员,到2016年发展到登记社员1200人,荣获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称号;从当初的白手起家到如今的记一等功,荣膺湖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马国亚和他的亚辉合作社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

 

担当,是他的政治本色

 

石门县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柑橘之乡、全国早熟蜜橘第一县,柑橘产业是当地农业支柱产业。1998年8月,马国亚通过满洲里,将1车皮石门特早熟蜜橘直接出口到俄罗斯,从而开启了石门柑橘利用边贸途径出口的先河。谈及这件人生当中的“得意事”,马国亚的心中却只有责任,“为了老百姓有个好收成,我是敢豁出去的。”这种“豁出去”随着马国亚创办亚辉合作社一路走来,留下了深刻印记。2008年9月,有感于带动橘农增收不理想,马国亚联合了当地10多名柑橘营销商和生产大户,成立了石门亚辉柑橘专业合作社,2012年4月更名为湖南亚辉柑橘专业合作社。

 


(图片来源于:https://news.cnhnb.com/zixun/detail/404556/)

 

建社之初,一些橘农由于长期习惯了单打独斗,对合作社模式并不理解,有的甚至还带有抵触情绪。为此,马国亚多次召开会议、上门走访、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反复宣讲抱团发展、共同致富的道理,并且拿出了“保底收购”的“杀手锏”,这才发展81名橘农入社。当年,正值全国柑橘市场低迷,亚辉合作社所产的4000多吨柑橘却全部顺畅销售,销售价格较全县均价还高出0.15元每斤,社员直接增收54万元,每户平均增收4350元。实践结果让社员们喜出望外,纷纷赞誉马国亚讲信用,合作社靠谱,附近蒙泉镇、夹山镇、秀坪园艺场很多橘农听说后都纷纷加入亚辉柑橘合作社。到如今,亚辉合作社有登记社员1200余人,实际辐射社员5000余人;累计向社员按股本金和盈余返还达700万元,社员人均获得分红5000多元。

 

2011年7月,石门县在推进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中,亚辉合作社积极响应,率先建立党支部,从此马国亚身上又多了个头衔:湖南亚辉柑橘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在他看来,这个党支部书记的头衔是排在理事长前面的,“它代表了一份荣誉,更代表了一份责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亚辉合作社先后获得了石门县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示范社、常德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湖南省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以及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诸多荣誉。

 

绿色,是他的学习本色

 

作为亚辉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马国亚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看得很重,他说,“柑橘生产销售的新技术新产品、品牌建设等等,都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稍不留神就跟不上时代跟不上市场了。”

 

建社伊始,马国亚就把“标准化”的学习实践摆在了首要位置。他们在县里率先制定《亚辉柑橘  绿色食品标准》《亚辉柑橘专业合作社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顶层设计”柑橘标准化生产的推广;组建技术指导队、编印《亚辉通讯》社刊、建起远程教育阵地、配备农残速测仪,多渠道多方式为社员提供技术、信息、政策服务;建立了内部产品质量检测,特别是建立了农残检测体系,让每一个柑橘的产销操作有规范、过程有记录、产品有标识、市场有监管、质量可追溯。

 

2013年12月,马国亚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柑桔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10天里,他系统地学习了农业标准化的组织与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合作社品牌建设与营销、合作社财务管理等内容。学成归来,马国亚感慨,“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真是长了见识,开了眼界。”此后,他多次主动参加省、市、县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为了石门县首批50名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一员,并且获得经纪人资格证书,通过了中级新型职业农民认证。

 

早在2011年,亚辉合作社就注册了“亚辉”柑橘商标,认证了20000亩绿色食品基地,在常德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备案登记注册了柑橘基地和加工厂。2013年底的系统学习,促使马国亚在品牌建设与营销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切实的行动。第二年年,他就联手县里的植保植检站,建立了10000亩绿色防控基地;在橘园生产管理上,进一步明确了“五统一”,即统一生产技术培训与指导、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供应和使用、统一病虫防治、统一产品加工销售、统一收支核算,当年成功申报“亚辉”柑橘商标成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扩规模、调结构、盯市场、促转型,成为近几年马国亚忙活柑橘产销的鲜明注脚。2014年,亚辉合作社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征地20亩,新建了一栋集办公、会议、产品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大楼,新扩一条高标准光电分级生产线,新建一座3000吨高标准冷藏保鲜库,使合作社规模、效益、形象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5年4月,亚辉合作社又联合成都中欧有机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长沙隆科农业投资公司成立石门鲜农隆科亚辉柑橘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遵循“中欧概念、石门特色、亚辉管理”的模式,新建一个柑橘技术研发中心,以村为单位建立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站,推广水基肥、松土乐、土壤调理剂、生物菌肥等新产品、新技术,拓展实施农产品从标准化生产到农产品品牌销售的8S全产业链服务。截至目前,公司已在石门县蒙泉、夹山、秀坪等柑橘种植区建立了60个8S管理标准化示范点,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多年来,凭借着过硬的产销成绩和担当作为,马国亚先后荣膺首届石门柑橘“销售之星”、首届石门县劳动模范、常德市十佳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湖南省百佳农业经纪人、湖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最美基层干部”等荣誉,当选为石门县十七届人大代表、常德市六届党代表,被湖南省委记一等功。

 

创新,是他的发展本色

 

谈起柑橘销售,马国亚最得意的还是出口,“我们的柑橘主要通过4个口岸,由满洲里出口到俄罗斯,由丹东到朝鲜,由吐尔尕特口岸到吉尔吉斯斯坦,由深圳到泰国,可谓是‘四面出击’”。 “2013年,我们出口柑橘150吨,14年是300吨,15年是800吨,16年翻了一翻,达到了1600吨,价格也从当年的四块三,上升到了去年的每斤六块钱”,马国亚兴奋地说到,“传统出口的俄罗斯市场基本上量没多大变化,倒是这两年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商找上门来,泰马新等东南亚国家出口量增势很快。”

 

 

(图片来源于:https://news.d17.cc/show-15262.html)

 

在马国亚看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近几年各方都加大了“一带一路”商贸等工作的对接力度,县里也同满洲里、吐尔尕特、黑河等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订了《共同促进湖南省石门县柑橘出口俄罗斯、蒙古、吉尔吉斯坦等国的合作协议》,“现在,我们石门柑橘通过这些地方做边贸出口,基本上做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从接单到放行只需几分钟就可办完通关手续。”亚辉合作社梭金山基地社员梅德兵,家里种有5亩桔园,他高兴的说到,“感谢马总,感谢合作社,是他们让我致富了。”去年,合作社从他家里收的的橘子“四处开花”:12000斤普通果畅销国内市场,5000斤优质果卖给超市和电商,5000斤中等果销往俄罗斯,3000斤次果卖到泰国,全家仅橘子收入就达3万多元,其中出口收入占了一大半。

 

 “石门柑橘已经连续48年对外出口,出口量占到了全省的八成、全国的两成之多,我真心希望石门柑橘能够再做大做强,不断飘红‘一带一路’”,采访结束之际,马国亚一字一顿说到,“我对石门柑橘有信心,对‘一带一路’有信心”。#隆平培训# #智慧农民# #农业交流群#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3

尚海生

2019-11-16 12:42

走出国门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095

2019-11-05 17:1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杨玉

2019-11-05 11:0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