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河曲县的田间地头弥漫着瓜果的浓郁香气,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河曲县五花城堡村的砂田西瓜正值批量上市,而西口镇蚰蜒峁村的香瓜也迎来了采收的高峰期。这两项承载着当地多年种植历史的特色产业,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使“甜蜜经济”在乡村大地上结出了丰硕的增收果实,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夯实了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忻州市在上半年的农业重点目标任务中,不仅超额完成,而且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更是位居全省第一,彰显了农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我县着力通过产业带动和就业拓展,多措并举,巩固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态势,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砂田藏“密码”:好土育出高品质
走进五花城堡村的西瓜田,绿油油的瓜藤如绿色绒毯铺满大地,一个个浑圆饱满的西瓜顶着翠叶,在田垄间错落有致。瓜农邬占全弓着腰穿梭其间,手指轻叩瓜皮,“咚咚”的清脆声响在田间回荡,他笑着摘下熟瓜:“今年这产量合适的,价钱也可以,总收入比去年稍微高点。”
五花城的西瓜能在市场站稳脚跟,离不开砂质土壤的天然馈赠。这片富含矿物质的砂土透气性极佳,既能保水又能排涝,让西瓜根系尽情舒展,积累下充足的糖分与营养。咬一口刚摘的西瓜,沙脆果肉在舌尖化开,清甜汁水顺着嘴角流淌,这独特风味让其成为当地人口中的“夏日珍品”。为延续好品质,村民们将“砂田铺压”“控水增甜” 等传统经验与现代农技结合,精选“沙漠王”“金诚十号”等优种,通过科学水肥管理、绿色防控病虫害,让每颗西瓜都成为纯天然的绿色珍品。
种植有巧思:多元经营算好增收账
村民们不仅注重西瓜的品质和产量,还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精心算好每一笔增收账目,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我种了六亩西瓜,两个品种,沙漠王、金诚十号,亩产一万斤左右。”五花城堡村主任邬海伟算起收成账满脸笑意,“全村西瓜种植面积有三百亩,卖的早(亩产)收入能有五千元,迟卖(亩产)能有三千多元的收入”。
在增收路上,村民们的“算盘”打得精细。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西瓜 黄豆”的立体种植模式成了致富法宝。“瓜地套种的黄豆亩产二百多斤,国家还给每亩一百元补贴,算下来每亩能多收几百元。” 邬海伟说,这种“一季双收”模式,收益比单种玉米强多了。
而在西口镇蚰蜒峁村,香瓜种植同样撑起增收半边天。雨过天晴的田间地头,成片香瓜铺满砂地,村民夫妇正忙着采摘装车,新鲜的香瓜带着露水赶往县城市场。这项有着多年历史的种植产业,凭借砂田培育的清甜口感,成为当下市场的“新宠”,与西瓜形成“错峰上市、互补增收”的良性格局。
市场有回响:品质过硬销路旺
在村里的瓜果交易市场,75岁的邬培林摊位前,一排排个头饱满的西瓜格外显眼。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他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西瓜上市半个多月,刚开始卖二元一斤,现在六角一斤陆续降价。”虽然价格随上市时间回落,但因品质过硬始终不愁销 —— 早期西瓜抢占先机高价售罄,中后期西瓜以量补价稳收益。
从五花城的西瓜到蚰蜒峁的香瓜,河曲砂田瓜果凭借数十年积累的口碑,成了县城及周边的“抢手货”。如今,河曲的西瓜、香瓜种植已从传统作物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甜蜜产业”。砂田上结出的不仅是饱满瓜果,更铺就了村民的致富路。随着种植技术优化、产业链延伸,这项扎根土地的“甜蜜事业”必将结出更多硕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马丽 张世伟 苗吉)
转发0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