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智慧农场”好“丰”景

滇农云

2025-06-24 22:04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正值盛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广袤的田野里一片青绿。通过开远数字水稻全产业链平台的可视化内容呈现,以及开远“数字水稻慧农管家”微信小程序原型设计和开发应用的不断完善丰富,智慧农业的广泛应用有力保证了“云南六大名米”之一的“云恢290”优质稻长势良好。

  在开远市稻香米业有限公司稻乡大庄基地,工人正忙着在田埂上播种波斯菊。波斯菊能吸引有益昆虫,帮助控制害虫,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秘密武器”。同时,配合太阳能杀虫灯在夜间发出特定波长光吸引害虫靠近,再通过高压电网击杀,真正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治。

  优质的种植环境离不开现代化农业新帮手——无人插秧机。田野里,带土移栽的秧苗像是坐着“营养专列”下田,根系完整、抗逆性强、用量精准。

  “过去完全依靠人力插秧,一天只能完成3亩地左右,现在有了插秧机帮助,每天能完成25亩,秧苗漏插率和伤苗率大大降低,便于实现机械化作业和高产、优质、高效的种植目标。”稻乡米业公司副总经理马思成介绍。

  据了解,通过开远数字水稻全产业链平台全天候对水稻进行绿色防控和数字化平台运用,可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降低农药、化肥使用,对种植环境起到良好保护作用。

  在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云恢“290”示范基地里,田间管控“黑科技”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远数字水稻全产业链平台远程监控实时监测基地的土壤、水位、虫情等关键数据,通过手机全程监控水稻生长情况,真正实现“科技种植”。

  与此同时,为防治病虫害侵扰,基地在播种前要专门对种子进行提纯、复壮,再通过旱育秧、浅水灌溉等技术措施,从源头提升育苗质量,使肥料使用量减少60%、农药施用量减少80%,实现优质高效高产种植。

  “我们在病虫害高发期进行生物防治,一部分田块放赤眼蜂,一部分田块在田埂上种毛豆,剩下部分田块则安装杀虫灯进行生物防治,这样既有效控制了病虫害发生,又达到绿色种植标准,还提高了产量。”卧龙米业公司总经理李文祥感叹道:“通过开远‘数字水稻慧农管家’小程序监测环境、土壤、虫情、水质,从手机上就能实时观察水稻长势和病虫害变化,有几只虫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目前,开远市已完成3000亩水稻的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数据采集分析、植被覆盖指数分析、病虫害分析以及土壤分析等工作,为优质稻绿色科学种植管理收集了大量宝贵数据。

  从“弯腰插秧”到“智慧管控”,现代科技与农业的不断融合正在给“老把式”换上“新农具”。通过绿色防控、生物防治、机械化作业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农药使用,优化了种植环境,实现了水稻高效高产和品质优异。随着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深入,开远市传统农田正不断变身“智慧农场”,广袤的田野上孕育着持续增产丰收的新希望。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舒冰雁 国福祥 李雪琼

来源:云南网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5

水到渠成农友4476

2025-06-25 07:54

好好学习一下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413

2025-06-25 05:50

点赞666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591

2025-06-25 04:17

值得学习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130

2025-06-25 03:51

科技在农业上的运用好处多多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市我最傻

2025-06-25 02:08

中国万岁天下第一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