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五年,重庆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要求,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日起,本报推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专栏,通过讲述一个个发生在乡村的故事,生动展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补偿全部到位了,技术升级后噪声也降低了。”
“我们给村民做了思想工作,他们保证今后不会再扰乱企业生产经营。”
10月28日上午,铜梁区土桥镇六赢村的“开英工作室”里,一场因砖厂噪声扰民引发的纠纷得以化解。在负责调解纠纷的村支书吴开英面前,砖厂经营者和村民代表握手言和。
今年上半年,六赢村十七组的一家砖厂噪声扰民,一些村民采取堵路、拦车等方式进行抗议,扰乱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在自行协商解决未果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和村民代表来到“开英工作室”,最终让事情得到了解决。
“开英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是六赢村近年来积极推进“五治五力”提升行动实践,探索以群众为主体的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助服务“三自”协同的村民自治机制。成立之后,村里95%的矛盾纠纷实现了就地化解。
在六赢村,无论是发展集体经济,还是兴办公益事业,都由村民议、村民管、村民评,村民的话语权体现在村级事务管理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村里的留守老人多,如何为他们提供在‘家门口养老’的服务场所?”吴开英介绍,今年新成立的六赢村乡村振兴理事会经过协商,决定在全村征集合适的民房打造养老互助点。经过报名和筛选,几户交通便利、院落宽敞的农家院入选。村里在这些农家院里添置了按摩椅、电视机、棋牌、书籍等适合老年人休闲娱乐的设施设备。“如今这些养老互助点已成了村里老人们最喜欢的地方。”
六赢村还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了乡村振兴理事会。这是一个群众自治性、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在人居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建言献策等作用,把群众意愿转化为党支部的决策参考。理事会成员周菊介绍,乡村振兴理事会成立后,进一步扩大和丰富了群众参与、村民自治的议事协商平台,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服务。
今年,六赢村还坚持“一商二议三公开”民主议事协商制度,创新“集体+农户+公司”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了荷和原乡1.2公里公路拓宽工程,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决议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进一步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利用村民闲置房屋办起原乡藕寓民宿,让过去沉睡的资产“醒”了过来。
“村里的事情必须坐下来,大家一起商量才行”“邻里之间有啥子事情要互相帮衬”“娃儿要多读书”……9月8日,在六赢村修订村规民约的大会上,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村里收集了村民意见建议300余条,并最终形成包括思想引领、协商议事、发展集体经济、参与互帮互助等村规民约。
村务公开透明,村民当家作主,六赢村的各项事务的推进也格外顺利。近年来,六赢村发展了莲藕、桃子、枇杷等产业2000余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0万元,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
转发0评论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