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对于葡萄种植来说,相信对果穗套袋并不陌生,通过套袋,既可以防止虫鸟蚕食快成熟的果实,又可以预防风、光、尘等自然环境对果面的破坏,还可以减少果实表面的农药残留、预防各类病虫害,从而达到改善果实表面光洁度、提高外观质量的目的。套袋虽好,但是在葡萄套袋管理中,果农也经常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套袋后果实依然出现烂果问题!
1、隔绝病菌害虫,预防病虫害危害
葡萄在膨果期时,温湿度都比较大,果实容易被外界的各类病虫害侵害(如炭疽病、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白腐病、灰霉病、蜂等),会导致产量和品质上的降低。
在葡萄坐果、疏果后及时进行合理科学的套袋,能够使果实籽粒与外界病害菌相隔离,从而切断外界病虫害侵害果实的途径,避免病菌、害虫对果实的危害,起到防病虫害、保护果实、提高品质的作用。
2、降低管理投入,预防外界损伤,提高果实外观质量
葡萄在即将成熟时,果实容易被外界各种不利环境危害,一方面外界的鸟类会啄食、蚊蝇害虫会侵害,另一方面阳光照射、尘埃杂物、风雨侵袭、枝条划伤等容易造成果面损伤,再一方面果实不套袋,需要连续打4-5次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不仅加大了种植成本,而且容易造成农药在果实表面的残留。
而对葡萄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不仅能很好地减少这些外界不利因素对果实籽粒的伤害,让果实在温湿度适宜且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更好的膨大发育,而且可以大幅减少多次用药所带来的人工和药物投入成本,从而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前提下,让成熟后的果实有一个更加干净光洁的果面,达到提高外观品质的效果。
3、预防裂果,提高果实品质
在葡萄膨果期时,果实籽粒如果吸水过多很容易发生裂果问题。在葡萄膨果期时,正值降水比较多的雨季,雨水会淋到果实上,膨大期的果实果皮会大量吸水,果肉组织会急速分裂膨胀,如果下雨过多、过勤,必然会造成急剧膨大的果肉撑破发育相对缓慢的果皮(这在易裂果品种和旱后突然降雨的情况下十分严重),进而造成果实裂果问题。
而对葡萄套袋后,不仅可以使果实籽粒处于一种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发育环境中,不仅能够预防雨水直接接触果面,减少果皮对外界水分的吸收量,而且套袋能给果实发育提供一个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的良好环境,保持果肉膨大与果皮发育同步,进而能够有效减少葡萄果实成熟期发生裂果的现象。
4、保持合理负载,提高果实的质量和品质
葡萄在套袋前,一般都需要提前进行疏果处理,以防套袋后葡萄因为果穗籽粒过多而互相挤压导致烂果和裂果,而且如果葡萄果树挂果太多,会加重果树的养分消耗负担,造成果实膨大发育互相争夺养分,不仅会造成树势衰弱、容易发生大小年问题,而且还会导致葡萄果实因为营养不足而膨大不良,出现籽粒个小、上色不均、糖度口感下降的问题。
而葡萄进行套袋前都需要对花序、果穗、果树进行整理疏除,能够减少果穗的留存量,保证葡萄果树合理性负载,从而为每个果穗的发育源源不断的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更容易使葡萄果实籽粒更好的膨大发育、积累养分,也更容易多结个大、饱实、糖色均匀的优质果,在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方面效果非常明显。
一般来说,葡萄套袋的最佳时机是在果树膨大期(籽粒发育到花生米大小时)或者在花后20-30天时进行,早套袋的果园可以在住果后且完成整穗疏果后立即进行,晚套袋的果园也应当在雨季来临前、果实上色前后完成全部套袋,以防病虫害和高温日光灼伤果面。一般来说,早套袋在防治病虫害危害、减少用药量、保护果实表光等方面要比晚套袋效果好。但不论早套袋还是晚套袋,都不可在持续阴雨后突然放晴或者雨后高温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套袋,而应当在有2-3天左右的稳定天气的晴天环境下进行,套袋的最佳时间可以掌握在上午10-11点、下午4-6点左右。
严格意义上来说,葡萄套袋的时机应当根据品种的特性、成熟期早晚、气候环境变化、雨季的早晚以及当年降水量的多少等主客观因素灵活决定。正常情况下,雨季早、降水多的葡萄园应当早套袋,雨季晚、降水少的葡萄园可以适当晚套袋,成熟期早、易裂果的品种应当早套袋,成熟期晚、抗裂性强的品种可以适当晚套袋。晚套袋会使葡萄果穗长期暴露在日光和风雨中,要比早套袋地块更容易发生果实高温灼伤、病虫害侵害,感染病菌也会在袋内继续繁殖危害,更容易导致葡萄烂果,而且还不好防治。
转发0评论87
晚套袋会使葡萄果穗长期暴露在日光和风雨中,要比早套袋地块更容易发生果实高温灼伤、病虫害侵害,感染病菌也会在袋内继续繁殖危害,更容易导致葡萄烂果,而且还不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