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马铃薯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使用量也呈现剧增,马铃薯利用率很高,可以制作成为很多种的食品,而且耐贮存,生性粗犷,适宜很多地区进行种植,马铃薯这几年种植面积,种植面积大范围扩大,马铃薯生长或者是贮存期间会出现黑心的情况,具体什么原因造成,该如何防治呢?
马铃薯黑心病的病因及症状:
1.病理性原因
马铃薯发生黑胫病,通常由种薯带来的病菌,土壤通常不带菌。因为此病菌,在没有寄主的情况下,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非常短暂,所以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常常和种薯有莫大的干系。当然,这种病菌也会经过一些传播途径,侵染受到损伤的马铃薯块或者植株。通常,在排水不畅通,田间积水、湿度过大的高温潮湿下易发生此病害。
2.生理性原因
马铃薯出现黑心主要是供氧不足导致的。马铃薯块茎内部的氧气不足,导致无法呼吸,造成茎块中间出现黑色或者淡黑色的花纹,随着病害加重,会出现整个马铃薯茎块变色,而且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极端温度,都会导致或者加重马铃薯的黑心病病情。薯块的内部发生黑心,从外皮是很难发现的,只有在切开之后,才能发现中间已经形成的黑心状况,出现中心发空,皮会表发硬、失水,象旧革一样,光泽度明显下降。
马铃薯黑心病的防治措施
1.病理性病害的黑胫病采可选用0.03%左右溴硝丙二醇溶液、或0.07%左右春雷霉素溶液、或0.2%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种20-30分钟;然后把薯种捞出晾干之后播种,有不错防治黑胫病的效果;
2.选择种植一些抗病性能高的马铃薯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及时发现病株后,马上拔除销毁,黑胫病主要是由种块感染之后蔓延,以及雨季多发季节也容易滋生,在种薯选择,和雨季排涝这方面做好,是能够杜绝黑胫病的发生。
3.新薯入窖贮藏前,建议用点燃的硫磺粉熏蒸。入窖时,严格剔除病、伤和虫咬的块茎,使用烟雾剂处理,烟雾剂处理可使病薯病害部位表层干枯,可有效防止病菌向邻近块茎侵染。
4.马铃薯贮藏时,应置于通风避光的室内、棚内或窖内进行预贮,预贮堆不宜过大,一般宽度为1.5-2.0m,厚度为0.8-1.0m,上面用遮阳布(网)进行遮光,在薯堆中间还需设置通风管,预贮的温度宜在12-1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90%,预贮时间一般为1-2周。预贮期间,应根据空气的干燥度适当缩短或延长预贮时间,并且及时翻动薯块,以免伤热,导致马铃薯黑心病的发生。
转发0评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