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现状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家庭农场约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1.76亿亩,平均经营规模200.2亩。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01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
以家庭为单位,以粮食生产为例,一年两熟地区户均耕种50亩至60亩,一年一熟地区100亩至120亩,各种资源配置效率最高。一般情况下,100亩左右的家庭农场较为普遍;300--400亩左右的为中型家庭农场;600-700亩左右的为大型家庭农场。
从运营主体来看,家庭农场不宜过大
家庭农场来自于欧美的口号,背后是对欧美农业的想象。事实上,家庭农场欧美等地快速发展依托是其具体的国情:地广人稀以及机械化组织程度高。这决定他们适合发展大农场农业。而中国的现状是“人多地少”,机械化普及程度有待提高,而且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过大,经营有难度,因此,对中国而言适度规模的经营面积更适合目前国情。
从国家政策角度,对家庭农场大小有限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各地要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本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防止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
然而过小许多人又担心赚不到钱。
那么,家庭农场到底多大才合适呢?
现状分析
2014年9月,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河南家庭农场经营状况典型调查分析》,分析显示,在其调研的50家家庭农场里,雇工日均工资增幅超7.5%,土地亩均租金较上年增长9.9%。
在调查中,有82%的农场主反映雇工、农资、土地租金等生产成本上涨较快。部分农场出现经营困难现象,担保手续复杂、融资额度小、利率太高等因素则限制了遭遇资金瓶颈的农场进行融资。
1、从家庭农场生产投入来看:
· 500亩以上:亩均投入1402元;
·100-200亩:亩均投入1343元;
·350-100亩:亩均投入1086.84元。
2、从家庭农场的纯收益来看:
·100-200亩:亩均纯收益为616元;
·200-300亩:亩均纯收益为为525元;
·500亩以上:亩均纯收益为475元。
这些数据说明,家庭农场需要适度规模才能实现规模效益,但不是越大越好。规模过大,效率可能反而下降。从调查样本可以看出,经营面积在100-200亩的亩均收益最高,200-300亩的次之,500亩以上的平均盈利最低。
转发0评论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