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求平他是一个90后,放弃佛山高薪职务,返乡创业。在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东南方向的苍翠山林里,距省道215线的碧绿稻田旁,有一个由多个高端大棚组成的新兴产业基地就如同一块晶莹剔透的墨玉镶嵌在那肥沃的土地上,这就是南岸村枣子园鸡枞菌基地。
鸡枞菌, 菌盖宽3-23.5cm, 幼时脐突半球形至钟形并逐渐伸展,菌盖表面光滑,顶部显著凸起呈斗笠形,呈灰褐色或褐色、浅土黄色。子实体充分成熟时有特殊剧烈香气,嗅觉灵敏的人可以在10余米外闻到其香味。其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素等物质,有“菌中之冠”的美称。
怎么样才能有自己的产业,又能够带领村民致富,实现本地农村农产品的提质升级?一个艳阳天,傅求平、傅建文、傅开五几人空时闲聊,讨论有没有什么好项目可做,多年来一直从事煤炭运输的村经济能人傅建文、傅开五主动联系邻村的傅华刚、傅小虎,五人一起先后去了永州的江华、蓝山和广东华南市场进行学习考察和行情调查。回来以后,他们反复讨论比较,决定在本地创建高端品质的食用菌一一鸡枞菌产业,选址就在枣子园。
说干就干。从今年三月起,他们先后分别到农业农村局取得了合作社资质证书,去自然资源局办好了国土手续,去发改局、交通局立项争项目。同时还筹措资金300余万,
流转闲置荒山近30亩,于5月份正式开工建设。按规划将建设生产大棚16个,其中每个大棚占地300平方米;冷库120平方米;办公楼120平方米。基地实行统一规划,分三期建设。目前第一期工程如期投产并出菌,第二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从筹备到动工,从征地到建设,从荒山野林再到大棚拔地而起,无不凝聚着这些辛勤的傅建文、傅求平、傅开五、傅华刚、傅小虎等人的汗水和智慧。4个多月下来,他们不辞辛苦,不怕艰辛,战高温斗酷暑,跟日月星辰作伴,与蛇鼠虫蛾周旋,全力奋战在工程建设之中。真正做到了30天完成大棚建设,50天成功移栽种植菌包,90天顺利出茹上市。
为确保鸡枞菌的正常生长,温室大棚内模仿自然条件下菌种与白蚁巢穴的生长环境,温度和湿度都进行了严格控制。傅建文和他的团队,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一直坚守在基地上。特别是出菇期,每两个小时都必须去大棚里采摘一次,为的是那质量,为的是那品质。
鸡枞菌一年可以种植、采摘两季,冒芽出土后,三四个小时就可以采摘,一个大棚平均每天的出菇量在400斤左右。采菇期是四个月,一年一个大棚的产量达到2.2万斤。目前已建成了四个大棚,一个大棚按现在的价格20元计算,销售额可以达到近100万,如果是两季的话可以达到160多万。况且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广东广州、深圳、惠州和本省长沙等地。
鸡枞菌试种成功并上市,还有着广阔市场前景,更能常年为村里提供80多个就业岗位,让每个务工群众每年增收两万以上,这不正是乡村振兴所期待的绿色产业吗?近日,县委书记刘杨,县领导肖柏茂、付晓俊、王雄,李强发,李毅等人亲临基地指导,给基地的生产,建设,经营加油鼓劲,增强信心。同时,基地免费对食用菌同行进行技术传授和业务培训,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有诗云:
红色摇篮南岸村,引进发展鸡枞菌。肉厚肥硕品质好,可汤可炒还可炖。
尝过南岸鸡枞菌,女孩漂亮小伙俊,神清气爽不觉困,平安健康行好运。
转发0评论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