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概述
近年来,蓟马抗性问题日益严重,蓟马成为当前主要的难防难治害虫之一。
为指导菜农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生态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蓟马主要危害节瓜、冬瓜、西瓜、苦瓜、番茄、茄子及豆类蔬菜。成虫、若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心叶、嫩芽、花器和幼果汁液,嫩叶嫩梢受害,组织变硬缩小,茸毛变灰褐或黑褐色,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瓜受害,果实硬化,瓜毛变黑,造成落瓜。且易传播病毒病,带来更大危害,以6月和9月发生较重,干旱少雨有利于发生,同时也是防治的重点时期。
二、技术要点
1.农药品种。可用的化学药剂组合有
A、苦参碱+吡虫啉+啶虫脒+少量红糖。
B、啶虫脒+吡虫啉+少量红糖。
C、2.2%阿维·吡虫啉乳油。
D、乙基多杀菌素。
2.施药适期。为了更有效的控制瓜蓟马,需在其为害初期用药防治。
3.施药时间。施药的时间最好在早上或傍晚,要避免高温时施药,以防对作物产生药害。
4.施药方法。每5~7天喷1次药,连续喷3~4次,可有效地防治虫害的发生。
药剂组合可选四种,轮换交替使用,避免长期单一用药:
A、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35%吡虫啉悬浮液10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少量红糖。
B、3%啶虫脒乳油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少量红糖。
C、2.2%阿维·吡虫啉乳油60~80毫升,对水60~75公斤喷雾。
D、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是新一代高效、广谱、低毒及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具有较长的渗透能力,持效期长。在瓜蓟马若虫盛发期,可用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
三、适宜区域
适宜于潼南、璧山、涪陵、石柱等地。
四、增产增效情况
通过实践该项技术,与农户自防区相比,蓟马防效95%以上,果实坐果率与对照相比提高85%,亩产值增加300元。防治方法科学合理,防治效果显著,示范效果良好,值得在蓟马发生区推广。
五、注意事项
1. 交替用药。瓜蓟马易产生抗药性,一种药连用两遍就会产生抗性。特别是内吸性药物如吡虫啉、啶虫咪、唏啶虫胺等。为了减少它的抗性,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要交替使用或复配使用。
2. 提前预防。不要等到泛滥了再用药。在高温期间种植蔬菜,如果没有覆盖地膜,药剂最好同时喷雾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因为这些地方是蓟马若虫栖息地。
3. 喷雾要全面。没有覆盖地膜的菜田,在喷雾防治时,应全面细致,地上地下同时进行,蓟马喜欢躲在心叶背等阴暗处,应注意对嫩叶,嫩茎及生长点等重要部位喷药。地下部分可结合浇水冲施杀瓜蓟马的农药以消灭地下的若虫和蛹。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药灌根和叶面喷雾相结合的方法。
六、支撑单位及专家
1.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联系地址:江北区建新东路3号百业兴大厦20楼
邮政编码:400020
联 系 人:程光辉
2、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联系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政编码:400716
联 系 人:张永强、陈小霞
来源:重庆农业农村委员会#三农#
转发0评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