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种植容易发生立枯病,造成缺苗断垄,开展综合防治才能效果好

农技专家

2022-11-02 17:29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湘农计划# 

绿豆是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绿豆适应性强,耐瘠薄,抗干旱,多被农民朋友种植在偏坡地、劣质地,或种植较晚田块上,能够获得较好的收成 ,有时遇到风灾或雹灾年份,许多大田作物受损严重需要毁种时,绿豆也是首选作物。


 
但是,绿豆也并非万病不患的作物,尤其是刚出土的幼苗,在遇到低温多湿的环境时,容易发生绿豆立枯病。绿豆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发病后植株轻者生长受阻,发育迟缓,重者萎蔫、枯死,有的病田发病快,迅速出现大面积死棵,导致田间缺苗断垄,甚至绝收,即使进行毁种,亦耽误农时。
1、绿豆立枯病田间发病有哪些症状?
绿豆立枯病多发生在出苗后10~20天,也有的出苗4、5天就开始发病,遇到病菌繁殖适宜条件时,该病可延长到花荚期。
刚出土的幼苗被病菌侵染后,植株地上部萎蔫,子叶下垂; 幼苗茎基部初期出现红褐色至黄褐色病斑,病情发展后病斑扩展,直至整个茎部全部发病,根部侧根或毛根出现腐烂状,由于不能吸收营养而导致幼苗死掉。湿度大时,病部长出蛛丝状褐色霉状物,也就是病原菌菌丝。成株染病后,根系生长受阻,茎基部及主根出现红褐色病斑,扩展后病部明显枯缩,病斑绕茎一周后,茎基部出现褐变、凹陷、缢缩、折倒,直到枯萎,植株死亡。轻微发病时,植株微黄,发育迟缓,打不起精神来。
2、绿豆立枯病发病规律有哪些?
该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主要是以菌丝体在土壤、病残体或杂草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萌发,开始侵染发病,成为绿豆种植病害的初侵染源。种子也可带菌直接传染。菌丝体从根部细胞或伤口侵入,在田间传播主要靠雨水、灌溉水流动,昆虫飞移,农事操作等媒介进行传播,实现再侵染,并逐渐扩散蔓延。
3、绿豆立枯病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病?
(1)低温多雨年份容易大发生。绿豆属于喜温耐旱作物,遇到低温多雨年份,土壤积温不足,植株生长迟缓,抵抗病菌能力减弱,而病菌则喜欢这样环境,菌丝发育快,侵染能力强,潜育期明显缩短,发病蔓延速度加快。
(2)连作重茬发病严重。连作重茬土壤中病菌基数大,遇到适合条件时,菌丝侵染机率大,发病早、发病重。


 
(3)播种过早易发病。春季一般气温不稳定,经常有寒冷气流影响土壤升温。出苗后遇到低温,田间湿度又较大时,土壤中的菌丝极易萌发,侵染幼苗。而幼苗期的绿豆植株抵抗病菌能力弱,容易受到病菌的攻击而染病。
(4)低洼地、积水田发病重。低洼地土壤回温慢,通常田间湿度较大,病菌容易繁殖萌发,故发病重;积水田也可导致土壤通透性变差,根系生长发育受阻,病菌极易萌发并突破茎根部表皮侵入而发病。
(5)田间管理欠佳田发病重。种植密度过大,土壤瘠薄板结,中耕松土不及时,播种期间浇水过多或田间湿度过大,没有及时散墒就抢种,都可导致病害发生。
此外,施用未腐熟农肥,带病种子播种,也可引发病害发生,土壤营养不良,田间草荒严重时还会加重病情。
4、绿豆立枯病如何进行预防?
绿豆立枯病发病与气候、土壤、田间管理等多因素相关,因此,要以预防为主,重点采取4项措施进行预防。
(1)选地选茬。绿豆耐瘠薄喜温,种植地块尽量选择地势高燥,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种植为宜,尽量避免低洼地、黏土地种植。同时要避开豆科作物茬口种植,实行与非豆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最好前茬为禾本科作物,能有效减少土壤病原菌累积。如实在不能轮作,倒不开茬口,可以连作1年,不可种植迎茬。同时,要对土壤进行深耕,改善土壤结构,抑制此病的发生。
(2)选种晒种。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抗病品种,不盲目到外地引种。播种前精选种子,剔除种子中的秕粒、破粒和霉变粒,并在阳光下摊晒2~3天,让太阳紫外线杀灭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开展药剂拌种,预防病菌侵染。
(3)适期播种。春播绿豆尽量延迟播种,避开低温对幼苗影响。在土壤5厘米耕层稳定通过15℃以上时再开始播种,东北地区适宜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播种时结合整地,开展均衡施肥,增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
(4)加强管理。秋收后或播种前要清洁田园,出现病苗时要拔除病株带出田外烧毁。出苗后及时进行间苗、定苗,并开展浅中耕,既可散墒又可提高地温,不给病菌营造萌发条件。合理确定留苗密度,确保盛荚期田间通风透光好。加强后期中耕除草作业,促进植株旺盛生长。遇到阴雨连绵天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适时中耕散墒,提高土壤温度。感病期间不要大水漫灌,防止加重病情。
5、绿豆立枯病选择什么药剂进行防治?
(1)药剂拌种。药剂拌种属于预防措施,可采取2种方式,一种是利用生物制剂1.5亿活孢子/克的哈茨木霉菌,按种子重量的5~10%进行拌种,即可杀灭种子携带病菌,播种后有益菌还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达到以菌治菌目的。另一种是利用化学药剂拌种,常用药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福美双等,按种子重量的3%比例进行拌种,具体配制药液深度请按药剂使用说明进行。


 
(2)生物制剂防治。生产绿色有机食用绿豆常使用这种方法。发现田间出现感病植株后,每亩可用1.5亿活孢子/克的哈茨木霉菌400~450克,与细干土50公斤拌匀制成菌土,撒施在患病植株的茎基部周围,隔5~7天撒1次,连续2~3次;或使用哈茨木霉菌的水分散粒剂500~1000倍液灌根,每株250毫升,防止病菌蔓延,减少化学药剂污染。
(3)化学药剂防治。绿豆出苗后要及时田间查苗监测,发现病株后要立即组织药剂防治。采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20%甲基立枯灵乳油1000~1200倍液、15%噁霉灵450倍液等单剂喷洒,也可用复配药剂如甲霜·噁霉灵,按说明配成药液进行喷淋,病害常发田可用以上药物在出齐苗后立即喷洒预防,待发病时换药进行救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喷药后7天内不要灌水。
 

1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8

阿拉木斯6789

2022-11-10 11:58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给我们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470

2022-11-05 12:31

老师说的有道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370

2022-11-03 13:42

来学习一下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捷足先等

2022-11-03 10:15

长知识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611

2022-11-03 09:21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刘昆玉葡萄育种与栽培岗位

2022-11-03 09:03

实用技术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571

2022-11-03 06:29

357896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444

2022-11-03 06:12

绿豆是重要的杂粮之一。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570

2022-11-03 05:10

学习学习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七零后的我

2022-11-03 04:50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国哥安装石墨烯电地热,电采暖系列

2022-11-03 03:04

感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406

2022-11-03 00:25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620

2022-11-03 00:03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256

2022-11-03 00:02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158

2022-11-02 21:08

老师说的真好呀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158

2022-11-02 21:08

老师说的对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158

2022-11-02 21:07

老师们辛苦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随缘就好

2022-11-02 19:18

讲的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