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和遴选短视频
农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 王可依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怎么拍好宣讲视频。
今年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给大家提高了要求,不仅要在文稿上下功夫,在宣讲技巧上下功夫,还对宣讲视频有了更高质量的要求。
这次要大家拍摄视频,留下一项影像资料,因为大家,尤其是我们基层的党员干部,才是党的事业的参与者、奉献者,也是通过这次宣讲活动,要让广大的农民群众更深切地体会到党对亿万农民的深切关怀,包括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会带来什么样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对于宣讲现场的氛围要调动好,我相信大家也会充分发挥咱们基层的创造,让农民群众更有获得感下面。我就详细展开来讲一下。
首先来看看制作一个视频需要经过什么样的流程?
工作流程,一般分为前期策划,拍摄和后期制作。简单来讲,前期策划要确定拍摄内容、风格、手法,预估工作周期、人力物力经费等等。因为我们要拍的东西已经确定了,就是宣讲的内容。当然,大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比如有些地方不只是在一个大的会议室里对着下面坐着的好多人讲,也可以在村史馆,纪念馆,可以一边参观着一边给大家讲,或者是在室外有一些舞台等等。这当然都可以,也要看各地的情况来定。而我今天就不展开讲策划环节了,在这里主要讲的内容是关于拍摄和后期的。
不过大家还是要记住一个很重要的理念:能在前期解决的问题绝对不留到后期。能在策划阶段解决的问题,绝对不留到拍摄期间;能在拍摄时解决的问题绝对不留到后期制作。这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接下来就根据我们之前提供给大家的要求来讲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格式是对画质有个最基本的高清的要求,现在技术上基本都能达到。至于25fps,如果在室内,背景有大屏,25有屏闪,那就调整一下也没关系,50,60都是可以的,只要能避免屏闪就可以。
毕竟是宣讲,主要听的就是宣讲人讲的内容,所以对收音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录这种现场活动类,声音是非常重要的。举个例子,拍摄的时候我们会考虑环境,背景音是不是过大,宣讲人的声音能不能听清楚。当然,在后期剪辑软件里的确可以对背景音进行降噪等一些操作,但是效果绝对没有在录制的时候就物理降噪来得好。解决的方法就是控制可控的环境噪音,比如关窗户隔绝室外的马路上车来车往的噪声,用收音方式更好的录音设备等等。
喷麦就是,气过多的撞击到收音设备上,给观众带来了不太好的听觉体验。不过当然可能有的地方宣讲人员在讲到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但这个也是没办法避免的,并且他的这个时候,情绪表达是更重要的,更能感染到现场的受众,这就没有关系了。
噪声更多是指机械噪声,就是因为设备没有调试好而有一些刺刺拉拉的声音。比如在大会议室,有的时候开会,麦克风离音响近了,也是会有很刺耳的噪声的。相信大家都体验过。
所以录制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在收音方面多注意,提前发现问题提前解决。所以格外的提醒大家,录制的时候一定要在收声的方面注意,提前发现问题,提前解决。
过曝和过暗的问题都是比较难在后期根除掉的。道理和原来的胶卷相机一样,因为相机,摄像机,基本上所有设备的成像原理都是一样的,只能通过技术手段来减轻,但无法根除。
所以在拍摄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如果是室外拍摄,要考虑太阳光是在时刻变化的,云也是时刻变化的,可能太阳一会儿在云彩后面一会又出来了,这对拍摄都是有影响的。
再有比如背光、逆光、阴影等等问题,也都需要注意。
设备来讲的话都有三脚架,或者移动拍摄的话,用上稳定器,现在各地方都有融媒体中心,基本上都能满足这一点。一般来讲,动态镜头(手持,抖动)用在电影等艺术创作中比较多,而我们的宣讲还有一般的新闻宣传比较少用。
上面讲的都是一些视频拍摄基本要求,这些都达到了之后,我们再来讲一下画面构图。这方面就有一些更高的审美要求了,往更高级了说叫镜头语言,电影范畴的词汇,我们可能到不了那么高,不过起码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镜头的使用是视频的独特之处。就好像说话、写文章,文字是你表达含义、情绪、思考、理论的工具,镜头就是视频来表达深意的工具——它并不是随意的剪切到一起的,它一定是经过一个有机处理之后剪辑成一条视频的。那之所以在这里把景别和剪辑一起讲,也是一个道理。就像我们学语文一样,学了字之后要学词,学了词之后学造句。
我列举几个可能会用到的景别。
特写:用近距离拍摄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突出、强调,特写镜头能细微地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的视觉感受。主要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比如拍老师讲课的中景,讲桌上的一杯水,如拍个特写,就意味着可能不是普通的水。这个是前一段时间的一个视频,一个福建的科学家他花了一生的时间来为枇杷正名——视频就给到了专家一个特写,是他正在翻书;再有这种采访中近景的镜头是给一个面部的特写。
近景:在近景画面中,环境空间被淡化,一般,我们选择利用一定的手段将背景虚化,比如说用长焦镜头,这时背景环境中的各种造型元素都只有模糊的轮廓,这样有利于更好地突出主体。
中景:一般取到人物的上半身,可以在同一画面中拍摄几个人物及其活动,一个人的动作,手势,尤其是幅度比较大的动作,也可以拍得到。比如说像这个例子,专家在跟农民互动,可以一个景别中装下两个人,或者是在取给一个人景别的时候,他会有一些比较大的动作、一些手势都可以把它取到。
远景: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比如用远景带到观众席和宣讲者,从观众席后排拍过去,这是一个观众视角,有一种氛围感。像我用到一个例子,是去年在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时候我拍的一张照片。其实原理是一样的,就是想用图给大家解释一下。
比如说我们在宣讲中可以带到观众席和宣讲者这样的一个视角,相当于是从观众席背后拍过去,然后体现的是一个观众视角,就是让镜头前的观众也体验一下我在现场的时候坐在观众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视角,这样就会有形成一种氛围感。就像这个图,我带到了台上的这些人,虽然这些人物都很小,这是因为我离那个舞台的距离比较远,而且要带到这个舞台整个大背景,所以距离就会比较远。但是我们在实际的宣讲的拍摄中,可能舞台不会有这么大,然后离得也不会这么远,所以大家到时候拍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
刚才讲到的这些景别都是我觉得会在大家的拍摄中会用到的。因为一段视频是由无数个单个镜头组成的,虽然单个镜头都有一定的含义,但是在剪辑的时候要按照需求,有机地,自然流畅地组接起来,其实是可以很自然、很流畅的,这样才能反映拍摄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果是相关从业者,可以通过多看一些经典作品来品味高级的审美,然后在自己的实践中去模仿去尝试去试错。
关于剪辑方面,我们时间有限就不展开讲了。但是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列在这里。
不要出现跳帧,音画不同步,字幕有错字,字幕有遮挡,镜头切换过快。这些小小的 可能一秒两秒的,一帧、两帧的误差,都会给观看这个视频的人带来一些不好的体验。跳接其实指的就是在视频前后切换镜头的时候,他的动作或者他的话语不连贯了,有一个顿挫的感觉,这个需要要格外注意。
再有就是后期包装部分,大家可以根据需求,适当地,不宜过多的进行包装,添一些比如说人名条、字幕,比如说有口音的一些地方,可以加一些字幕,便于观看视频的人更好地理解;再有一些地名条或者是介绍当地特色会贴一些空镜,或者解释性图片的时候,写一两句的说明,这都是可以的。这个都是帮助这个视频能更好的被观众接受的一些元素
接下来我们跟大家讲一下这个视频的提交方式。后续我们会印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的宣传方案。在这里面会提到在宣传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各地方的视频进行收集。收集的渠道主要就是通过我们农民日报的APP“三农号”,通过三农号上传,再把这些选送的视频中比较优秀的作品进行重点的推出。
为了配合此次的宣讲活动,我们也在农民日报的APP“三农号”上面以各省的农办为单位给大家开设了账号,方便大家上传视频。可以在应用商店里面搜索“三农号”然后下载。
包括我们后期会同步到跟各地方来收集入驻的申请材料,要为大家开账号的一些基本的材料比如说一个账号的名称、头像还有简介,包括管理员的账号和密码,到时候都会为大家开设好,提供给大家。下面有一个登录网址是我们后台上传视频的操作网址。
上传的流程其实也非常简单,登录了之后,上传视频的标题 摘要、封面、视频,它上传完之后会显示到100%,上传完成,然后再提交就可以了。到最后的提交页面之后,还要再点击上传,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定不能忘记。这一步点击之后这个视频才真正的上传了。
因为后期我们会评选出这一次“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宣讲活动的优秀视频作品,到时候在三农号上的阅读量和点赞量会是很重要的一项评选标准,所以希望大家也能积极参与。
另外从这次宣讲活动开始,其实各地方拍摄制作好的视频就已经可以上传了,因为我们没有为大家规定一个统一的上传时间,而是随着各地的活动的开展随时开展活动,随时上传就可以了。另外还是想提醒一下,请各地方的省委农办要做好监督,在视频上传之前要把好关,不要把上传的口子放得太大。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如果大家在现实操作中,遇到什么问题我建议大家多尝试、多练手,多动动手实践一下。实在遇到试不出来的问题,善用搜索引擎,或者是问一下有经验的同事。因为我知道拍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细碎的问题,但是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我们就一起期待大家拍的视频作品,谢谢大家。
比如字幕,人名条,贴出一些解释性照片的时候写一两句说明,视频节目的标志等等。
作者:农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 王可依
转发0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