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注意事项

农民群群主

2025-10-11 09:18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小麦播种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制度选择适宜品种。冬麦区优先选抗寒、抗倒伏、抗病的冬性或半冬性品种;春麦区选早熟、抗旱、耐低温品种。避免种植偏春性品种,以防冬前旺长或冻害。

种子处理

晒种:播种前1个月左右晒种2天,播前3-5天再晒1次,增强发芽势和抗逆性。

拌种或包衣:用杀菌剂(如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和杀虫剂(如吡虫啉、噻虫嗪)拌种,预防病虫害,提高出苗率。

整地质量

深耕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

秸秆还田需切碎、撒匀、埋深,避免影响出苗和根系发育。

镇压是关键,确保种土密接,提高出苗质量,尤其在旋耕或秸秆还田地块。

播种时机

适期播种:冬性品种在日均气温16-18℃时播种,半冬性品种14-16℃,春性品种12-14℃。

适墒播种:土壤湿度70%-80%为宜,过湿需散墒,过干需浇底墒水,避免“蒙头水”。

播种深度与密度

深度:3-5厘米为宜,沙质土可稍深(4-5厘米),黏土稍浅(3-4厘米)。

密度:根据品种分蘖能力调整,分蘖强的品种亩播量8-10公斤,分蘖弱的10-12公斤,晚播田可适当增加至12-15公斤。

施肥管理

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化肥。

避免“一炮轰”,根据苗情和地力适时追施返青肥、拔节肥和灌浆肥。

播后管理

查苗补苗,及时补种或移栽缺苗地块。

镇压控旺,对早播旺长麦田镇压,但盐碱地或弱苗田不宜。

冬前化除,3叶后杂草易灭杀,需避开寒潮前用药。

温馨提示:小麦播种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建议咨询当地农业技术部门获取更精准的指导。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

捷足先等

2025-10-11 09:34

值得我们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民群群主

2025-10-11 09:21

现在正好是北方种植小麦的时候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