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来客探杨凌 智慧农业绘新篇

农业科教

2025-07-12 20:46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七月的杨凌,绿意盎然,科技之花在田间地头绽放。7月9日至10日,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磷矿镇党委副书记徐兴华带队,磷矿镇农经站、农技中心及许桥村、新庄村、前小河村等村委会主任,钟祥市自家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祥市磷矿镇天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等一行组成考察团,在上合国家组织农业交流培训基地、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创新创业园、中来合作社、王上村、杨凌绿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地的考察中,探寻农业现代化的“密码”,感受科技为乡村振兴注入的澎湃动能。

340442b31696456efcdbacd468ee6ef

 

走进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仿佛进入了一个“未来农场”。植物工厂的集装箱里,色彩斑斓的花卉与翠绿的蔬菜在精密调控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集装箱外的太阳能板默默输送着清洁能源,为控温、光照等设施提供动力。“在这里,一粒种子从播种到收获仅需42天,整个生产过程仅需4至5名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维护。”杨凌农科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有关人员的介绍,让考察团成员们惊叹不已。大家俯身观察,只见计算机屏幕上的数据跳动,播种、分栽、采收等环节在程序指令下精准运行,“种子进去,蔬菜出来”的智能管理模式,打破了大家对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固有印象。磷矿镇农技中心工作人员徐安元拿起手机,对着自动化种植设备拍摄,感慨道:“这才是农业的未来啊!咱们镇里的地,要是能用上这技术,乡亲们可就省心多了。”

d087012a4fd0fa2eab5f61de1a4fc17

 

在智慧云控制中心,巨大的屏幕上,园区种植、生产、服务等数据实时更新,大数据平台正通过计算分析,对全过程进行管理、决策和控制。“农业要出效益,关键是向科技要生产力。”杨凌农科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的话掷地有声。当了解到园区通过智慧云控制中心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标准化时,磷矿镇党委副书记徐兴华深有感触:“过去总觉得农业是‘看天吃饭’,今天才算明白,科技能让农业变成‘知天而作’,这差距就是效益的差距。”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a6a6b732daddadbded4151a92240f46

 

深蓝智慧渔业示范中心里,循环水系统无声运转,清澈的水体中,鱼儿自在游弋。“这里配备多套成鱼循环水系统,兼容多种养殖模式,实时监测水温、水质、氧气含量,年产无抗生素刺身级水产品30至40吨。”工作人员的介绍,让钟祥市自家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鸿驻足良久:“从陆地种植到水里养殖,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这高品质、高产量的背后,是精细化管理的支撑。”

3516078ebe86758ce83afa09faa5d17

 

在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里,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个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考察团深入各个展馆,体验梦幻花卉馆、无土栽培馆、南方果树馆、现代农业创意馆及超级菜园等展示馆,感受高新科技和创意农业的新成果、新技术,零距离接触到现代农业科技。参观完创新园考察团成员纷纷感慨:“现代农业看杨凌,杨凌不愧是中国农业的硅谷”。

8fae766f4b869736fefb057022c130e

 

在杨凌中来合作社里,“新农人”们正用科技的手段打理着合作社的土地。从智能灌溉到精准施肥,从病虫害智能监测到农产品溯源,科技元素融入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合作社的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过去种地靠力气,现在靠技术、靠智慧。”一位正在操作智能设备的合作社社员笑着说。钟祥市磷矿镇天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天发与他攀谈起来,详细询问技术应用的成本、效果和推广情况:“我们村也有合作社,但技术水平还有差距,回去后要组织社员来取经,把这些好技术学回去。”

45f3d045e3a623f2e6f54c3fa4324dd

 

王上村则展现了科技赋能下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村里依托杨凌的科技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村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村党支部书记介绍,科技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乡村的面貌和村民的生活。磷矿镇新庄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罗成超感慨道:“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科技是支撑。王上村用科技点亮了乡村发展的路,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的美好未来。”

考察途中,考察团成员们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热烈讨论着所见所闻。从智慧农业示范园的智能管理到创新创业园的成果转化,从中来合作社的实践应用到王上村的乡村振兴图景,杨凌用科技的力量,为考察团成员们呈现了一幅农业现代化的生动画卷。

67d602a51a079d41d41973c3d7b88a7

 

“此次杨凌之行,收获满满、感触良多。”考察结束时,徐兴华表示,杨凌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驱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我们要把杨凌的经验带回去,结合当地实际,向科技要生产力,让更多农民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推动我镇农业高质量发展,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雷建梅 党菲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4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5

农村生产技术

2025-07-13 13:49

666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13

2025-07-13 13:29

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903

2025-07-13 12:31

老师讲的很好值得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136

2025-07-13 11:08

好好学习一下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沿塘村农

2025-07-13 08:14

智慧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市我最傻

2025-07-13 06:49

中国万岁天下第一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461

2025-07-13 06:41

发展特色产业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263

2025-07-13 06:20

老师辛苦你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413

2025-07-13 05:45

点赞66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国哥安装石墨烯电地热,电采暖系列

2025-07-13 04:31

感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七零后的我

2025-07-13 04:18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911

2025-07-12 23:27

科学管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三农小助手

2025-07-12 23:15

666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911

2025-07-12 23:13

科学发展!!!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92

2025-07-12 21:53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