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被黄花叶病毒侵染后,在越冬后的麦苗分蘖初期开始显症,尚未展开的心叶上出现与叶脉平行和短条纹状褪绿色花叶,叶片僵直,叶色变黄,植株矮缩,分蘖减少,根系发育不良,褐根增多。轻病株抽穗后没有明显症状,重病株提早枯死或不能抽穗,有的虽能抽穗,但穗颈短,空粒增多。
小麦黄花叶病由小麦黄花叶病毒引起,是一种土传病害,不经种子和昆虫传播,主要通过病土、病根残体、汁液摩擦接种等方式传播,并以禾谷多粘菌为传播媒介。冬小麦播种后,禾谷多粘菌产生的游动孢子,侵染麦苗根部,小麦黄花叶病毒随之侵入根部进行增殖,并向上扩散。
小麦花叶病发病严重程度,主要受小麦播种后土壤温度、湿度及来年返青期温度的影响。小麦黄花叶病毒病侵染发展在土温是5-15℃,秋播时土温15 ℃左右,土壤湿度较大,都有利于病毒借助禾谷多黏菌休眠孢子的萌发、游动侵染小麦。
小麦黄花叶病的化学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的方法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亡羊补牢。我建议大家在播种小麦之前就要做好预防,因为化学防治不可预计性,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好,会造成小麦减产。
如果在返青期黄花叶病毒已经显现出来,去农资部购买氨基寡糖素加入芸苔素或者胺鲜脂这样的调节剂加入微肥并加入磷酸二氢钾的组合药剂进行喷施。大家记住一定是要低浓度,大药量,就是少加药多加水,一亩地总两壶水来进行喷施。从而促进黄叶转绿,增加次生根,增加根系吸收营养的力度,使小孽转变成大孽,从而不影响产量。
转发0评论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