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判断白菜进入包心期?
白菜进入包心期是白菜生长中最为关键的时期,我们在平时巡视菜园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观察,学会判断白菜有没进入包心期?
那么对于新手菜友来说,白菜怎样才算进入了包心期呢?

1.算时间。对于大部分包心白菜来说,从出苗以后进入包心期大概需要45-55天左右。当然这并非固定不变的,由于受品种、温度、种植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差异很大,所以时间仅仅作为参考。
2.看叶片。最明显的特征是植株中心的叶片不再平展,而是逐渐直立、向内弯曲、合拢,仿佛要抱住中间正在形成的小叶球。此时,外层较大的莲座叶(基生叶)通常仍保持向外舒展的状态,为内部叶球生长制造和输送养分。同时你可能还会注意到,植株中心的颜色相比外层叶片显得更嫩黄一些。
二、包心期施肥最大的误区
白菜进入包心期,就相当于瓜果类蔬菜进入开花结瓜期了,施肥管理一定要跟上,否则很难满足肥料的需求。
然而,有太多的菜友第一步就做错了,他们觉得氮肥长叶子,只会造成徒长,而包心期应该多施磷钾肥。
白菜包心期需磷钾肥是没错,但是氮肥也万万不能少。
大白菜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的吸收量不同。
但根据相关资料证实,却与大多数菜友认知不同。苗期吸收氮肥最少,约占总量的2���座期增加到28���;而进入包心期后,氮的吸收量会急剧增加到约占总量的70
这意味着如果此时氮供应不足,将无法满足其快速生长的基本需求。
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认知?
那么氮在包心期究竟有哪些具体的作用,下面我就具体地说说。
维持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氮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包心期充足的氮才能保证外层功能叶片持续保持浓绿健壮,进行高效的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有机养分(碳水化合物)并输送到内层的球叶中,供其生长和充实,这是叶球形成的物质基础。
促进心叶生长与结球:包心前期,靠近心叶的外叶会继续生长,同时也是第1~5片心叶生长最快的时期。适量的氮能促进这些新生心叶的细胞分裂和扩大,加速叶球的形成和膨大。

防止功能叶早衰:如果包心期缺氮,外层叶片会提前发黄、衰老,光合能力下降,导致制造的营养不足,内层心叶也会因为“断粮”而生长缓慢,最终导致包心不紧实、产量大幅降低。
所以以后不要听那些白菜进入包心期以后别施氮肥的胡说八道了。
三、科学的施肥方法
虽然白菜包心期需要氮肥,但绝不意味着可以盲目大量施用。我们必须讲究科学的施肥方法,平衡各种营养,才能让白菜包心又大又紧实。
根据我多年的施肥经验,必须遵循这3大原则。
1.分次追肥,速效为主。
刚进入包心期时,我们应在饼肥等有机肥中加入人尿、硝铵、水溶肥等氮肥,然后兑水稀释了浇,分次追肥,切莫一次浇多。
但了包心中后期,由于光照短、温度低,植株生长缓慢,吸收营养少,可以少追或不追肥,以免贪青晚熟或导致叶球不耐贮藏。
2.绝不能单一施用氮肥。
要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比例,尤其是在基肥和追肥中增加钾肥,有利于大白菜的包心和抗病性能。结球类型蔬菜如果后期磷钾供应不足,往往不易结球。建议使用氮磷钾复合肥或高氮高钾水溶肥进行追施,以保证养分均衡。
3.补充叶面肥。若发现植株有徒长趋势或包心缓慢,可叶面喷施0.3���酸二氢钾溶液,每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以促进包心。

这里特别提醒一下,有的种菜爱好者不喜欢用化肥(一切工厂化生产的肥料,如尿素、复合肥等),那么你在白菜包心期施肥时,就要多种有机肥混合着使用,不要单一用某一种肥料,这样才能让白菜口感好又大颗。
转发0评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