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抢”来了——南方夏粮收割见闻

农业资讯

2021-07-16 17:27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进入7月中旬,52岁的李立平就忙起来了,他那800多亩的早稻田,已是金黄一片,夏天燥热的风从田间送来阵阵稻香。作为湖南省湘乡市育塅乡南水村的种粮大户,今年他迎来早稻丰收。

  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水稻一般种植两季,进入7月就开始了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双抢”农忙时节。记者在产粮大县湘乡市的田间地头走访,随处可见稻浪起伏,白鹭纷飞。

  连续十多天的晴热天气,让今年的“双抢”别有一番滋味。“颗粒饱满,稻叶变黄,谷子才算成熟了。”经过多天的早起观察,李立平决定,就选在15号,800多亩早稻开镰收割!

  这是记者在南水村“双抢”现场看到的画面:宽阔平整的田野上,收割机、旋耕机、抛秧机在不同的地块同时作业,机器轰鸣的田间呈现出金黄、泥褐、浅绿三色,农用运输车忙碌地穿梭在乡间公路上。

  “这就是机械化带来的便利,早稻收完,赶紧耕地,种下晚稻,整个过程紧凑连贯,不用担心误了农时,相比多年前的人工割稻,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李立平说。

  “辛苦、忙碌、起早摸黑”是李立平对年少时“双抢”的记忆——一人一把老式镰刀,木把手,一人一天最多割一亩地,全家老小要齐上阵。

  “如今收割机都更新升级了好几代,操作性能也越来越好。”在南水村早稻田里,收割机驾驶员文雨林说:“我现在操作的这一台,驾驶室三面都是玻璃窗,视野宽阔,有空调,还可以实现底盘升降以适应不同地形。”

  粮食作物种植机械化催生了专门的收割队伍,作为湘乡市本地人,35岁的文雨林有着10余年走南闯北的“收割”经历。“4月北上去河南、山东割小麦,6月底走广东、回湖南收早稻,10月再去黑龙江收水稻,一年下来能挣20万元左右。”他说。

  记者发现,“大件”农机的推广让部分传统“小件”农具逐渐淡出市场,用牛耕地的犁已不见踪影,木把手老式镰刀也变了个样。

4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48

农友9979

2021-07-27 00:09

很好很好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979

2021-07-27 00:08

很好很好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217

2021-07-26 13:10

早稻大丰收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吴宏岩

2021-07-25 08:58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956

2021-07-24 04:59

非常满意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761

2021-07-23 12:26

一定要做到丰产丰收。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567

2021-07-20 05:44

收获的季节,真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911

2021-07-19 08:09

丰收年好收成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集成吊顶

2021-07-19 08:04

好好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116

2021-07-19 08:04

好好好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143

2021-07-19 07:56

好的很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143

2021-07-19 07:55

祝农民大丰收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413

2021-07-19 07:30

颗粒归仓。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兄弟

2021-07-19 07:13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313

2021-07-19 05:37

好的好的好的好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市我最傻

2021-07-19 04:52

好狠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七零后的我

2021-07-19 04:03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云涛

2021-07-19 02:23

66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951

2021-07-19 00:06

谢谢老师讲座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979

2021-07-19 00:05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4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