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田大米丰收了! 沈阳辽中特色种植模式助农增收

辽农云

2025-01-04 22:24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央广网沈阳10月25日消息(记者李子平)田间稻谷黄,丰收粮满仓。近日,沈阳市辽中区老大房镇后鸭鸡房村丁家蛙田米开始收割。在金黄的稻田里,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忙个不停,割稻、脱粒一气呵成。新米下锅,蒸出的饭香气四溢,还泛着油光,令人食指大动。

该村党支部书记丁杨告诉记者,丁家蛙田米采用“稻蛙共育”的循环模式,青蛙捕食害虫,“按摩”疏松土壤,刺激水稻植株分蘖,其排泄物可形成肥料,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生产纯绿色大米。对稻田内的青蛙,不做商品处理,任其自然生长。

7月初,人们开始向稻田里投放青蛙(央广网发 辽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小时候稻田里那真是蛙声一片,但随着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稻田里的青蛙越来越少了。”丁杨说:“所以我就尝试种植蛙田稻,每年往稻田里放青蛙,放青蛙之后就不再使用农药和化肥。”为了获得适宜青蛙生存的水源,丁杨带领村民先后打了30多眼水井,最终找到了适合青蛙的水源。

风车映衬下,收割机在稻田里驰骋(央广网发 丁杨供图)

经过六年的深耕不辍,丁家蛙田米从最初的60亩壮大到今天的700亩,实现了从传统产供销农业发展模式到订单农业的转型,现已取得了绿色食品证书,成为辽宁省农产品知名品牌,每亩可为农户增加收入300元。

随着蛙田稻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丁杨的思路开始拓宽,“咱们通过放蛙仪式和生态研学,在蛙田上增加了文旅功能。青蛙的大量生长,吸引了不少苍鹭、白鹭等鸟类栖息,生态功能也得到了提升。有稻有蛙有鸟,摄影师和游客也来了,所以下一步我们就打造旅游业,作为我们村的重要发展目标。”

老大房镇镇长赵祯介绍,未来老大房镇将继续立足生态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聚焦“三美”建设,通过发展民宿带动乡村旅游,做优叫响“生态品牌”,做靓扮美“绿水青山”,实现生态价值转换,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定位,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局面。

 

5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7

宋达城

2025-01-07 19:58

青蛙吃活食。稻田不投喂哪里有那么多东西吃?白鹭又吃青蛙,踩坏秧苗。这样模式可行否?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张振江蜂场纯天然蜂蜜

2025-01-07 18:21

发展特色农业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国哥安装石墨烯电地热,电采暖系列

2025-01-06 05:53

感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吴宏岩

2025-01-05 20:29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116

2025-01-05 12:17

好好好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孙化印

2025-01-05 10:14

999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笑浚钦

2025-01-05 07:49

科技创新农业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789

2025-01-05 07:46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461

2025-01-05 07:43

发展特色产业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387

2025-01-05 07:09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434

2025-01-05 06:40

非常好的模式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052

2025-01-05 06:35

做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891

2025-01-05 06:05

做的太好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626

2025-01-05 05:59

值得去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814

2025-01-05 05:17

非常好的模式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730

2025-01-05 01:52

采用“稻蛙共育”的循环模式,青蛙捕食害虫,“按摩”疏松土壤,刺激水稻植株分蘖,其排泄物可形成肥料,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771

2025-01-05 00:13

产业发展。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