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节节麦,喷施甲基二磺隆产生药害,缓解措施如何进行?

北方的农民

2025-04-25 10:50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种植户反映,他发现田间受药害的小麦,呈片状发生,受害严重的小麦,“蹲苗”现象比较严重,受害的心叶出现扭曲症状,和田间受害较轻的小麦,在植株高度上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远远望去,就像正常麦田遭到踩踏一样,当地农村人把这种症状形象地称之为“疤瘌头”

种植户之前喷施了一种叫甲基二磺隆的除草剂,属磺酰脲类除草剂中的一种,是当前防治小麦田节节麦的唯一特效除草剂。

由于甲基二磺隆对节节麦的高效,以及节节麦近些年呈大面积发生的趋势,这也让甲基二磺隆逐渐走进小麦种植户的视野。

甲基二磺隆应用过程中导致药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甲基二磺隆属于双刃剑,也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在防治节节麦高效的同时,也极易造成药害的发生。

1、部分小麦品种易发生药害。不同小麦品种,对甲基二磺隆的敏感性会有所区别,通常来说,角质型硬质小麦相对敏感、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小麦相对比较敏感。

2、环境因素易导致药害发生。甲基二磺隆施药时,对环境的要求也特别高,如施药后一周内不能遭遇霜冻、较大雨水及进行灌溉等,天气干旱、苗弱、拔节期使用甲基二磺隆,也容易造成药害的发生。

如施药后遇雨或灌溉,就容易造成田块积水,但凡低洼处的麦苗,就会出现药害,这也是造成“片状”药害发生的原因之一。

3、施药方式不当易导致药害发生。农民朋友在选择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时,虽然农资店老板都会嘱咐注意事项,但依然会受以往施药习惯影响,如采取背负式喷雾器施药时,交叠喷雾、重复喷雾及杂草较多时的加重喷雾,都有可能造成“片状”药害现象发生。

种植大户在使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时,往往不建议采取大容器伸缩管式多喷头喷雾,这种施药方式弊端主要有两种,一是药水量过大,一旦喷头距离地面太近,就容易造成药液雾化不均匀,从而产生药害;二是在进行施药时,要不断用手拽拉水管,在这期间,极易造成部分区域喷施量过大,从而引发药害发生。

缓解甲基二磺隆药害的主要措施

田间发生甲基二磺隆药害后,在保证土壤墒情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根部追肥,而后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叶面肥进行叶片喷雾,如采取芸苔素内酯 海藻肥 氮磷钾水溶肥配方,间隔一周后再次喷施一遍,即可达到缓解药害的目的。

根据现有药害症状,在采取补救措施后,症状较轻的,一般不会造成产量损失。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3

农友4470

2025-04-25 14:15

老师说的有道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村生产技术

2025-04-25 14:11

666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158

2025-04-25 13:29

老师们辛苦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