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着力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促转型。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切入点,开辟出了一条产业兴旺、脱贫致富的新路径。2019年,全州农业总产值达495.69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65元;州级统筹发展核桃、蔬菜(含食用菌)、水果、中药材、乳业及肉牛、生猪6个特色优势重点产业,全州特色经作基地面积累计达1403万亩,畜牧业产值达167.8亿元,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均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聚焦乡村人才振兴提素质。充分利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对口帮扶的智力优势培养人才,强化本地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培养,加快实施苍洱人才“霞光计划”,进一步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设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每年培训20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100余名农村经验管理人才,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乡村开展“三下乡”等活动;组织名师送课到校,培训基层教师1540名。深入实施技能强州行动计划,新增技能人才16544人,设立专家基层工作站24家。
聚焦乡村文化振兴树新风。抓实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及大理扎染、剑川木雕、鹤庆银器等非遗保护传承活动;以举办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形成了南涧无量山樱花节等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传统文化节日。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全州共有130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和谐邻里的文明乡风,以移风易俗、客事从简为抓手,以“爱心超市”为平台,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聚焦乡村生态振兴抓示范。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州、县市共投入整治资金11.76亿元,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在全省率先推行村庄规划建设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空心村”整治以及农村宅基地集中规划、定点审批、统规自建。大力实施“七改三清”行动,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6.21%,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6.33%,洱海流域实现“四水全收”,大理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1.4%,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文明县市3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75个、州级生态村916个。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2个,大理市古生村等6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聚焦乡村组织振兴强堡垒。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全州1425个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持续深化“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大力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等脱贫攻坚工作模式,积极推进12个世居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建设,涌现出了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全面深化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等农村改革,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积极构建以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大理市喜洲镇、漾濞县光明村、鹤庆县西邑村分别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示范村,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转发0评论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