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羊蹄子”踏出富民路

甘农云

2025-11-20 15:31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19日电 (孙煜东 陈志鑫)在北纬37度的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的古浪县,初冬时节依旧充满生机。设施养殖暖棚鳞次栉比,育肥羊交易市场内车辆穿梭不息。如今,古浪县羊存栏达365万只、出栏421万只,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一,还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近日,笔者深入当地养殖园区、加工车间、交易市场,探寻羊产业的崛起密码。

  规模养殖筑牢产业根基

  在古浪县永丰滩镇潘家沟养殖小区,益优福维康养殖场的180座标准化养殖暖棚整齐排列。棚内,自动拌料机轰鸣,撒料车沿轨道精准投喂,羊只毛色油亮、膘肥体壮。该养殖场2024年涉足养羊业,2025年8月存栏就达1.3万只,养殖的欧拉品种羊远销多地。“我现在养的品种是欧拉,今年销售价格很不错。”总经理傅财测算,年底稳赚300多万元不成问题。

图为养殖户开着自动喂料车喂羊。

  规模化养殖不仅破解了传统养殖“散、小、乱”难题,更借技术革新夯实产业基础。西靖镇甘肃羊如祥农业有限公司良种繁育场里,智能化棚舍助力肉羊生长。作为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公司联合高校培育的杂交肉羊,具备少吃多长、尾脂少、抗病强等优势,还通过数智化管理系统和基因组选育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目前存栏1.6万只。

  截至2025年10月,古浪县累计建成设施养殖暖棚22万座,引建10家肉羊产业龙头企业,18家种羊繁育基地和扩繁场,培育719家专业化养殖合作社,建成15个万只羊场、544个千只羊场,发展2.3万户肉羊产业主体,养殖户户均年增收超5万元。

  散户抱团激活致富动力

  “2019年开始养羊,现在每年出栏约2000只,好政策帮了大忙。”养殖户张文辉喜上眉梢,前不久他卖出500多只羊,按今年行情,赚30万很稳妥。他所在的西靖镇“无抗”养殖示范区,是古浪县2025年4月建成的,占地424亩,聚集62家养殖户、1430座高标准养殖暖棚,存栏可达8万只,农户全部采用高标准养殖模式。

图为装载羊群的货车等待出发。

  今年,古浪县在黄花滩、横梁、西靖等多个乡镇开展“无抗”养殖试点,建成3个“无抗”养殖小区,年底出栏“无抗”羊超1.6万只。养殖小区成为散户与市场间的关键纽带,发挥“抱团取暖”作用。为推动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古浪县出台“羊十条”政策,按“小规模、大群体”思路,分年度制定奖补方案,覆盖圈舍建设、品种引进等多个环节。近三年,累计发放补助资金3.8亿元,落实基础设施配套资金4365万元,让产业各环节都有支撑,也带动群众广泛参与。

  养殖园区的养殖户坦言:“以前怕风险不敢扩规模,现在有补贴、有技术指导,每年光卖羊就能赚二三十万,往后的日子有奔头。”

  标准化生产提升产业价值

  泗水镇福洸屠宰厂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屠宰、分割、入冷库作业。“从肉羊检验检疫到屠宰加工,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羊肉合格。”古浪县农业农村局常驻检疫员李顺才介绍说,该厂日屠宰羊约1000只,羊肉销往全国,企业收益可观。

  标准化屠宰让“古浪羊”从“活畜”变身“精品”,既解决了养殖户“卖羊难”,又推动羊肉产品从“初级品”向“优质商品”跨越,为产业升级、冷链存储和品牌打造创造条件。福洸屠宰厂实现“屠宰和销售”一体化,还建有冷链存储库,车间的自动化速冻设备能快速将羊肉中心温度降至-20℃以下,保障新鲜度。

  古浪县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引进培育肉羊屠宰及精深加工企业,已建成5家肉羊屠宰加工企业,93座保鲜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库容达18.84万吨,年屠宰加工能力200万只,肉羊及肉产品销售收入达42.8亿元。“以前担心长途运输影响品质,现在有了冷链车,羊肉能运到广州、深圳,甚至远销东南亚。”来自兰州的运羊师傅马师傅说,古浪羊肉品质好,他们已是多年老客户。

 

图为膘肥体壮的羊。

  品牌打造打响“甘味”名片

  “来这儿买羊,就认古浪羊,喂养精心,品质稳定,从没让人失望。”青海客商马国栋的话,道出了众多采购商的心声。

  近年来,古浪县着力创品牌、拓销路,提升产业效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目前,已认证“三品一标”及“甘味”肉羊品牌34个,注册“甄程大漠羊”“浪淘沙”等商标21个。古浪羊羔肉成功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还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产品奖。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的鉴定报告显示,古浪羊肉多项指标优于国标。

  “古浪羊产业立足传统优势,从龙头引进、品种改良、链条延伸、品牌打造等方面精准发力,实现了‘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古浪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开红表示。

  多元销售畅通产销渠道

  走进古浪森茂牛羊交易市场,来自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多地的运羊车辆排着长队,按消毒、装羊、检疫、出场流程有序作业。“古浪羊肉质鲜嫩不膻,我平均三四天来拉一次,客户反馈供不应求。”内蒙古客商海先生忙着清点刚收购的肉羊。市场负责人梁智斌介绍说,市场日均交易量约5000只,年收入达30万元。

  紧邻交易市场的八步沙羊产业链服务中心,借助数字化转型为羊产业赋能。中心构建的“羊产业电子交易平台”,实现“互联网+羊产业”深度融合。“在这里买羊,网上很快就能办好检验检疫手续,高效又方便。”刚办完手续的宁夏客商称赞道。

  八步沙羊产业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立华介绍说,他们线上开发八步沙肉羊智慧交易系统,实时查询羊价,保障价格透明,电子订单合同还能维护买卖双方权益。

  如今,古浪羊已稳定供应全国多个省市,构建起全国供销网络。数字赋能的销售体系,让养殖户“卖羊不难、卖价不低”,也持续扩大“古浪羊”品牌影响力,形成“产得出、卖得好、效益高”的良性循环。从线下交易市场到线上电商平台,从本地销售到全国配送,古浪羊产业正朝着打造西部“羊码头”的目标稳步前行。

来源:中新网甘肃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5

农友9890

2025-11-20 18:18

值得好好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911

2025-11-20 17:14

科学发展!!!!!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775

2025-11-20 16:33

老师辛苦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852

2025-11-20 15:40

外出考察学习看到了现实,还要更好的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郑冲锋

2025-11-20 15:38

分享的非常详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