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份以来,我省多为阴雨寡照天气,极易诱发蔬菜灰霉病。如在蔬菜种植区调查表明,灰霉病是我省常见的重要病害,保护地生菜上田间病株率为5%~20%,重病田可高达80%左右,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现将该病的主要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后期我省还仍以阴雨天气为主,对灰霉病的防治逾显重要。现将该病的主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病原 该病害由半知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真菌引起,可为害生菜、莴笋(莴苣)、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蔬菜。
典型症状 受灰霉病病原菌侵染,受害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形成V形黄褐色病斑(图1,图2),扩大后形成黑褐色湿腐不规则大斑,受害部位出现白色后灰褐或灰绿色霉层(图3,图4);成株期蔬菜受害,以近地面的植株叶片最先表现出症状,茎基部常呈淡褐色水浸状,后期扩大后形成褐腐(图5,图6)。
发病规律 该病菌主要以菌核或分生孢子及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主要借气流传播蔓延,还可借灌溉水及农事操作等传播。如遇适温及叶面有水滴条件,孢子便萌发产生芽管,从衰弱的、枯死的组织及伤口等处侵入,然后随病部产生的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该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很广(-2~32.2℃),适温为20~25℃,且相对湿度90%以上时极易发病;当寄主生长势弱,或受低温为害后也会加重该病害的发生。在我省主要发病盛期为2~5月,感病生育期主要在苗期。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摘除病果、病叶等病残体并将病残体堆沤深埋或烧毁;设施栽培棚,增加通风,采用滴灌浇水,减低棚内湿度;大田栽培,注意控制田间湿度,尽量不在阴天浇水;在夏季7~8月份高温季节深翻晾晒土壤, 消灭病原菌。
2.药剂防治 设施栽培棚,首选百菌清或腐霉利等粉尘剂或烟雾剂,每亩用药量约为200~250克,于傍晚分点布放,密闭熏棚一晚,次日开棚通风;露地栽培可在晴天叶面喷雾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戊菌·腐霉利悬浮剂15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500倍液,或1亿孢子/克木霉菌水分散粒剂100-150倍液,每7-10天喷药一次,防治2-3次。
(文中图片 魏林 摄)
转发0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