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越城岭山脉腹地,全县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寒山区。近年来,资源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寒山区绿色有机产业,目前已认证登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及地理标志农产品35个,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
抓建设,为绿色有机产业夯实基础。资源县地处高海拔山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导致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因此,县委县政府首先把抓紧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生活生产条件,提升村容村貌。
县里注重协调有关部门引导社会资金,整合各种资源,力求发挥“小投入,大带动”的作用。目前,共投入资金十多亿元,城乡水、电、路、网络、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提升。以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为例,2016至2019年,县里推动完成项目231处,总投资3725.3万元,为4.53万群众进行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涉及贫困村42个,贫困人口11380人。绿色有机产业随着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比如,两水苗族乡烟竹村2018年底全面完成水源引水工程后,推动形成了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500亩,绿色农产品认证面积910亩,2019年产业产值超过1300万元,贫困发生率由48.6%降至0.51%。
引技术,为绿色有机产业提质增效。质量是绿色有机农业的关键,而先进技术是质量的保障。资源县专门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为全县绿色有机产业发展会诊把脉,结合市场需求引进先进的种养品种和技术,因地制宜求发展。
资源县历来有种植红提的传统。以前,红提品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增收。为解决这一问题,县里多次请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引进了一些抗病力强、市场欢迎的红提新品种,应用了水肥一体化、葡萄根域限根等先进栽培技术,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及化肥、农药的使用,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也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去年,全县红提种植面积达5.8万亩,总产量8.12万吨,产值4.872亿元,带动3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经过努力,资源红提取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县里先后获得广西红提之乡、三星级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强政策,为绿色有机产业保驾护航。为推动绿色有机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资源县发展有机扶贫产业系列奖励及扶持政策方案》《资源县2019年有机产业发展扶持以奖代补项目实施方案》《资源县发展有机产业奖励办法》等文件,对绿色有机认证、扶贫产业生产基地大棚设施、水利喷滴灌设施建设、基地冷库建设等方面明确了相关扶持措施。创建以来,县财政在绿色有机产业发展方面共投入资金6498.488万元。
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有机+扶贫”模式。绿色有机生产与扶贫产业相结合,通常情况下劳力投入要高于常规生产30%-50%。为调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积极性,县里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措施,在生产管理的除草、修剪、施肥等农事工作中,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据统计,有1200多户贫困户参与到绿色有机产业生产中来,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多手段,为绿色有机产业畅通销路。扶贫是目的,消费是手段,只有把农产品变现,才会促进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近年来,资源县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工作,建立了48个乡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及物流网点,举办了20余期电商培训班,培训4800余人次,培训范围已进村入户,从而提高了贫困群众销售的“技术能力”。
此外,县里还组建了名优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并把联合体转化成为贫困户农产品外销的窗口。目前已有31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参与,涉及沃柑、土鸡、羊肚菌、红薯粉等资源县绿色有机产品。今年3月22日和7月15日,联合体共进行了4小时电商直播,成交33.58万元,浏览量达185.2万次,成交商品件数1万余件。
转发0评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