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喊“口渴”的广东和福建,终于有了解渴的一天。要知道,从3月份一直到4月25日,虽然南方降水频繁,但华南大部的降水明显偏少。尤其是福建莆田、厦门、漳州、龙岩、广东汕头、潮州,也就是福建南部,广东东部一带,都接连创下了历史同期降水最少的记录。
好在过去的两天,这些地区都有了明显的降雨。甚至连同等缺雨的云南东南部,也同期出现了降水。预计今天开始,南方降水开始缩减,尤其是华南地区,雨水渐渐消退。前些日子喊渴的广东东部和福建南部则会“反常”地下起50毫米左右的雨来。
未来五一5天假期中,包括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以及云南东部,依旧会降水频繁,普遍会有30毫米到60毫米的降水,而湖南、江西、浙江南部以及福建北部、广东和广西北部,在假期中会有80毫米,乃至150毫米的降水。不过,抗旱喜雨降下的同时,油菜菌核病却在渐渐蔓延。
频繁的降水,降水间歇期又有高温,造成了4月以来南方的高温高湿且少阳光的天气特点,这有利于菌核的萌发开盘和子囊孢子的释放,对油菜的生长不利就容易出现油菜菌核病。根据专家介绍,如果田间的相对湿度超过85%以上时,油菜菌核病的病症就越重。并且当地降水量的多少,能直接影响到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程度。有数据表明,降水量超过50毫米,油菜菌核病发病重,小于30毫米降水时,油菜菌核病发病轻,低于10毫米降水时,油菜菌核病几乎不发病。
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程度,也和品种有关。不同的油菜品种,对于油菜菌核病的抗病性有不同抗性,像是秦油10号、秦油7号、中油杂4号,都是比较抗油菜菌核病的,相同情况下发病程度轻。而川油系列、蓉油系列的发病,同等情况下较重。
现在,南方降水频繁,田间湿度大。种植油菜的农民犯了难:菌核病又来了!根据天气预报,南方多地在4月29日、30日,会迎来难得的降水间歇期,建议农民要抓住降水间歇期,开展春播和已播作物的田间管理,确保苗齐苗壮,做好油菜菌核病的监测防治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到雨住沟干,不留渍水。这样能最大程度降低田间湿度,抑制菌核的萌发。有条件的地方建议水旱轮作,结合播种深翻,能有效减少田间菌核的量。如果能同时施加盾壳霉或者木霉菌就更好了,它们能加速腐烂土壤中的菌核,并减少田间的菌核数量。
其次,在油菜开花期前,田间的中耕除草,以及培土壅行,都能有效防止油菜的后期倒伏,并且主要还能破坏菌核萌发,尤其是子囊盘的形成,这样能大大减少油菜花期的侵染菌核数量。
再次,到了油菜花期,要注意重点保护油菜的茎基部不受侵染。可以选择25%的咪鲜胺EC 1500到2000倍液,或40%的菌核净WP 500到800倍液,或50%的异菌脲WP 1000到1500倍液,或43%的腐霉利SC 1000到1200倍液,每7到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2到3次之后,能起到杀灭入侵菌原,阻断花瓣接触侵染的目的。
最后,收割时候,不提倡留茬,人工收获时候,提倡用“二次收割法”,也就是先割掉油菜角果部分的主枝和分枝,最后连根拔出油菜的茎秆。收获之后,要人工摘除油菜茎秆下部的老叶、病叶、黄叶,并且带出田外处理。这样做是为了增加田间通透性,避免后期感染和病害蔓延。#三农# #智慧农民#
转发0评论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