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飞机施药防控小麦穗期病虫害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科教云

2025-04-22 16:40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小麦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赤霉病、白粉病、锈病、蚜虫、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期。为提升植保无人飞机施药防控小麦穗期病虫害水平,特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

一、飞行参数设置

综合考虑植保无人飞机机型、下压风场、施药液量等因素,合理设定飞行参数,确保喷雾均匀、无重喷漏喷、飘移损失小且小麦植株无折损。防控小麦穗期病虫害,环境风速应小于三级风(<3.4 m/s),施药液量2—3升/亩(对于赤霉病应结合实际增加施药液量),飞行速度不应大于7 m/s,飞行高度(离小麦冠层的高度)2—4 m;作业时适当叠加喷幅、增加作业航线,保证喷幅边缘有足够的药液沉积量;施药后如遇雨,应及时补治。不同机型施药参数不同,应结合实际调整,大规模施药前须开展作业均匀性和稳定性试验。

二、防控药剂选择

防控小麦穗期病虫害,提倡综合防控、一喷多效,可结合“一喷三防”措施,合理混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飞防助剂等,确保桶混药液均匀稳定、协同增效且安全无药害。大规模施药前须开展桶混药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试验。

防控赤霉病: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叶菌唑、戊唑醇等药剂,且一季小麦每种药剂最多使用1次;施药时要用足药量,减轻呕吐毒素污染、延缓病菌抗药性发展;如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连续阴雨,应结合实际在一次用药后5—7天进行二次用药。防控蚜虫、白粉病、叶锈病:防控蚜虫轮换使用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氟啶虫酰胺等药剂,防控白粉病、叶锈病轮换使用氟环唑、丙环唑、烯唑醇等药剂;对于重发田块,应结合实际在一次用药后7—10天进行二次用药。防控吸浆虫:轮换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氯氟·吡虫啉等药剂。

三、桶混助剂添加

施药作业前,应在桶混药液中添加适量的植物油类、矿物油类或有机硅类等桶混助剂,以改善农药药液性能,促进雾滴沉降、减少飘移损失、提高耐雨水冲刷和抗蒸发性能。

四、注意事项

(一)飞防作业前,要调查施药区域周边环境、确定施药边界,综合评估潜在风险,防止雾滴飘移造成非靶标生物毒害和周边作物药害。

(二)飞防作业时,气温不超过30℃,各地应结合实际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施药。作业前可根据需要在穗部提前布放雾滴测试卡,进行雾滴密度检测和飞防作业质量评价;为保证作业质量和防治效果,建议雾滴密度≥30个/平方厘米。

(三)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起降作业时,应远离障碍物和人员;作业人员应处于喷雾的上风位,严禁在施药区内穿行,作业时禁止吸烟及饮食。

(四)飞防结束后,可根据需要跟踪调查病虫害防治效果,以进一步评估飞防作业质量。
 

来源:农药药械处

7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4

农友2150

2025-06-16 11:56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541

2025-04-23 06:04

66669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413

2025-04-23 05:55

点赞66666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市我最傻

2025-04-23 05:26

中国万岁天下第一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284

2025-04-23 05:26

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程敏辉

2025-04-23 05:15

科学使用,安全使用。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875

2025-04-23 04:58

好的好的谢谢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捷足先等

2025-04-23 01:39

值得我们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730

2025-04-22 22:47

小麦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赤霉病、白粉病、锈病、蚜虫、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期。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077

2025-04-22 22:45

登封市植保无人机施药有这个组织吗?有需要怎么联系?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三农小助手

2025-04-22 22:40

666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552

2025-04-22 22:21

大规模施药前须开展作业均匀性和稳定性试验。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村生产技术

2025-04-22 22:00

9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92

2025-04-22 21:25

现代化的农机助力乡村振兴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7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