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田外,颗粒归仓的谷子堆积如山,耀眼的金色连接成片。
9月8日,安陆市烟店镇八里村,汪年顺站在田头上,眉头舒展:“别看田里种的全是稻,实际上‘托’着全村100多个家庭的好日子。”
汪年顺今年50岁,是八里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出了名的种粮大户。但2018年,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农业”)在村里建MAP农场,他将流转来的600亩田地托管给中化农业经营,自己则当起“甩手掌柜”。
刚开始土地托管时,他还有些犯嘀咕:“把地给别人种,怎么能放心?”汪年顺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对于农户来说,不解决托给谁、怎么管、能不能管好这三个问题,谁也不敢第一个“吃螃蟹”。
2018年,安陆引进规模、能力、信誉、业绩等各项指标全国一流的“田保姆”——中化农业,推出MAP农托服务,将规模化种植户和小农户都吸纳其中。
汪年顺算了一笔账:他流转给中化农业托管的田地,每亩固定收益400元,自己和爱人当田管员领工资,农闲还可以外出打工,收入较以往翻了一番。“这个账是越算越划算”。
种了大半辈子田,汪年顺还是第一次体会到坐享其成:“以前农忙的时候,恨不能一个人分成两个人,现在不用下力,还不用操心,可省事了。”
在汪年顺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将土地托管给了中化农业。目前,MAP安陆中心已签约村(社区)100个、主体228家,服务耕地面积10万亩。
“规模化和机械化是‘双引擎’。”中化现代农业安陆中心负责人蔡松表示,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可以从各个环节节约成本,降低生产成本,让农民和农服组织“双受益”。以水稻种子为例,农服组织采购价格比农民购买价格低出许多,这就是规模化带来的好处。
此外,蔡松更看重农业生产的现代技术,通过农服组织,可以引进新技术、新机械、新品种、新理念,真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在安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姚重平看来,托管服务实现了“四赢”:即赢在引领普通农户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赢在促进服务经营规模发展,赢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赢在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发展。
作为全省重要粮食生产县,安陆近年来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前提下,将耕、种、防、收等部分或全部作业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积极探索“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创新模式。目前,全市土地托管面积达22万亩,越来越多农户享受到“田保姆”带来的省心与便利。
秋收时节,同样忙碌的还有安陆市运阳合作社负责人廖正强,游走各乡镇农村到处“寻宝”。他眼中的“宝”不是别的,正是让种田人最头疼的水稻秸秆。
运阳合作社位于安陆市雷公镇。走进车间,一卷卷草绳堆摞起一座小山,用秸秆编织成的动物造型琳琅满目;一旁生产区域,草绳机转动,农户娴熟地往“小嘴巴”一缕缕塞稻草,“头疼草”就这样变成了“致富绳”。
“秸秆加工成的草绳在苗木、瓷器运输领域有着广泛市场,还能编织成各类工艺品。”廖正强介绍。
作为安陆独一无二的产业,草绳曾带动一方农户脱贫,而香稻是当前正在铺开的优势产业。今年出台的《安陆市草绳产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使二者完美“交集”。
具体来讲,由中化MAP提供全程解决方案和全程指导服务,在全市50个村每村流转100亩、全市共流转5000亩土地参与土地托管,在香稻生产基础上延伸草绳产业。
棠棣镇银水村是其中之一。村书记陈仕平介绍,中化公司确保每亩扣除成本后收益300元以上,稻草由脱贫农户加工草绳,每天编织20捆至30捆,一个月可收入2000元左右。目前,这一模式已网罗456名农户参与草绳编织产业。
从土地到粮食、再到秸秆,农业服务“一包到底”,这一全新模式正在安陆铺开……
来源:湖北日报
转发0评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