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柑桔病害开始多发,当下最需要注意的病害非炭疽病莫属。该病害一般在春梢生长期开始发病,若遇到高温多雨的夏初和暴雨后发病就特别严重。
警惕!高温多雨、低温多湿为炭疽高发气候条件。
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果实,也为害花、果柄,以及大枝和主干。为害症状多分为两种类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讲,不同部位感染炭疽病病菌后的症状。
1.叶片发病
分急性型(叶枯型)和慢性型(叶斑型)两种
急性型:发生在幼嫩的叶片上,多从叶尖、叶缘或沿主脉开始,初为暗褐色,像被开水烫伤,病健部交界处不明显,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后变为淡黄或黄褐色,叶片腐烂、脱落,常造成全株性落叶。
慢性型:多出现在成长中的叶片或老叶片的叶尖或近叶缘处,或潜叶蛾等造成的伤口处,病斑初为黄褐色后变灰白色,边缘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病健部分界明显,后期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
2枝梢发病
急性型:在刚抽出的嫩梢顶端突然发病,如开水烫伤,3~5天后枝梢和嫩叶凋萎变黑。
慢性型:多发生在枝梢叶柄基部腋芽处或受伤处,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当病斑环绕枝梢一周时,其上部枝梢很快干枯,病处呈灰白色或灰褐色。
3果实发病
炭疽病为害柑桔果实可产生干疤型、泪痕型、果实腐烂型和幼果僵果等不同类型症状。
干疤型:病斑近圆形,黄褐色至深褐色,病部果皮革质或硬化,紧贴囊瓣,但一般仅限于果皮,囊瓣食之具异味。
泪痕型:在果实上病菌孢子堆顺着雨水下流,萌发侵染所致。病斑红褐色或暗红褐色,条点状微凹陷,似泪痕。与干疤型类似,泪痕斑大多局限在果皮表面,高温高湿时病斑蔓延至囊瓣。
腐烂型:主要出现在贮藏期,可由干疤型、泪痕型发展形成,但最常见的是从发病果梗蔓延形成,病斑红褐色,凹陷,外观干疤状,但囊瓣穿心状腐烂。
幼果僵果:多在幼果1~1.5厘米时发生,初期出现暗绿色油渍状、稍凹陷的不规则病斑,后扩大至全果,病果腐烂变黑,干缩成僵果挂在树上。
花朵染病
花期受害,雌蕊柱头变褐腐烂,引起落花。
果柄染病
果柄受害后,初时褪绿呈淡黄色,其后变褐干枯,呈枯蒂状,果实随后脱落。
炭疽病以菌丝体在病枝、病叶上越冬,当次年环境条件合适时,就会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果实发病,全年都可发病,在高温多雨,低温多湿的环境下尤为严重。
多地入春开始有雨,大家要做好炭疽病的防治。
防治方法
◐ 完善田管,增强树势;
◐ 清洁果园,减少菌源;
结合果树修剪,剪除病叶、病梢、病果,同时清除落叶、枯枝、落果,并带出园外集中销毁,减少病源。
◐ 选对药剂,适时施用
选择拜耳品质柑方案:拿沃安——拜耳拿敌稳®,拜耳沃生®,拜耳安泰生®。
春、夏、秋梢的嫩叶期喷药保护;保护幼果在落花后15天进行,每隔10-15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若有急性型病斑出现时,立即施药防治。
选择拿沃安的理由:
农药,营养1体化
有机,无机2结合
侵染性,生理性病害2兼顾
柑橘产量,品质,收益都更好
不仅防病治病,更是品质柑的保证!
转发0评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