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尿素,一种高浓度的氮肥,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农业种植过程中,往往用作基肥或追肥。
尿素本身是不能直接被植物所吸收的,属于分子态,但是,经过转化后,就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如何转化?土壤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做脲酶,尿素施入土壤中以后,在这些脲酶的作用下,尿素会转化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碳酸铵(碳酸氢铵)是可以被作物所吸收的。
另外,尿素还有一个特性,它极易溶于水,针对这个特点,有朋友就有疑问了,如果施用尿素以后直接浇水,会不会提高尿素的利用率?或者施用尿素时,直接随水冲施,是否可行?
1、浪费
尿素施用后并不是说不能浇水,而是浇水以后,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上面已提到过尿素的两个特点,其一需要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植物所吸收,其二极易溶于水。
如果直接浇水,尿素会很快的溶于水中,这时候水分会在土壤中下沉,导致尿素会随水渗入到更深层次的土壤中,而作物的根系达不到那么深,利用率自然会降低,另外还有一点,在浇水的过程中,尿素会随水流出田间一部分,尤其是大水漫灌的情况下,流失率会更高,结合以上2点,如果尿素施用以后直接浇水,浪费比较严重。
2、肥害
虽然尿素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是浓度过高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出现肥害,而在浇水过程中,水流有可能在作物的根部形成一个凹坑,加上尿素极易溶于水,在局部的面积范围内,尿素的浓度会出现过高的情况,导致作物出现肥害,其次,如果是在密闭不通风的种植条件下(比如大棚),施用尿素以后直接浇水,也很容易发生药害。
正确的使用尿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作物根系旁边开沟或者是洞穴将尿素埋进去,然后用土覆盖,这样就可以让尿素在洞穴成转化成氨态氮。
施用尿素相对比较简单,不管对于任何作物,因为尿素遇水转化后会有氨气冒出,氨气会散失在空气中,这是极大的营养浪费。
尿素中含有缩二脲,当缩二尿超标时(比如复合肥中的尿素氮)与作物根系直接接触会使根系失水而干枯,造成“烧根”现象。所以,在施用尿用时,要与根系保持8-10公分距离,以防烧根现象。同理,氮的浓度过高的话,会对种子不利,也是禁止尿素拌种的。
转发0评论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