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田间调查报告

老丁讲农技

2020-04-14 22:45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当前我省小麦正处在抽穗扬花期,也是以赤霉病为主的一喷三防如火如荼的进行时。近日,笔者对我省中北部一些地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希望调查结果可以给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生产提供一些帮助:


1、小麦抽穗南北差异大;整体差异7--15天左右,由于半冬性小麦难移和种植技术水平的差异,有些地方差异更大一些。这个主要原因还是品种生育期长短的差异。
2、同一地区抽穗差异也很大;这个主要体现在淮河两岸,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品种不一样抽穗差异拉开,半冬性小麦和春性小麦混杂种植。其次就是水稻茬和玉米花生等旱作物茬口田块混杂,造成种植时间差异很大。还有就是气候问题,我们2019年秋季干旱,有些地方有些农户进行了造墒播种就是早一些,有些地方没有能力抗旱就等雨播种和等雨出苗就迟一些。最后一个原因是我们这里的粳糯稻茬口的问题,粳糯稻收获时间很迟,造成了小麦播种更迟,是造成局部地区小麦抽穗扬花更迟的原因。


3、蚜虫在一些地方有蔓延时趋势:这个问题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暖冬造成的蚜虫越冬基数大是主要原因,我们必须积极的检查并制定防治方案。二是考虑未来穗蚜有可能爆发的情况,我们农业技术人员要有充分的心里准备。


4、白粉病在水稻茬部分地域出现失控的局面:最近我接到部分农民朋友的电话,在广播电台讲课的时候也接到这样的电话,有的农民朋友已经用三唑酮喷了两次都没有办法控制,说明白粉病可能在局部出现已经失去控制的局面了。
综合考虑,我们未来面临的形势很严峻, 因此我个人做如下提示:
1、未来赤霉病防治难度很大,主要是11号下了一场雨,正赶上南部小麦抽穗扬花高峰期,未来17---18号可能还有一场雨,这个应该正是北部小麦抽穗扬花的时间。同时,雨量增大也会出现根系早衰的隐患,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2、淮河两岸品种混杂,抽穗扬花层次不齐,一喷三防困难最大,给我们指导农业生产也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3、不分糯稻差小麦抽穗迟,未来还有一个大的问题是防早衰,主要原因是抽穗迟就会灌浆推迟,我们这里一般5月20前后会有干热风,这正是迟抽穗小麦的灌浆高峰后期。所以必须重视起来。
5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36

李月梅

2020-04-23 09:27

调查报告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李月梅

2020-04-23 09:26

病虫防治害。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让心灵去旅行

2020-04-20 12:06

科学种田!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郝德贵农友5215

2020-04-20 03:48

科学管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105

2020-04-18 17:2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275

2020-04-18 00:28

好好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275

2020-04-18 00:22

好好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275

2020-04-18 00:10

好好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609

2020-04-17 12:1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945

2020-04-17 05:46

病虫害的予防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490

2020-04-15 21:47

好谢谢老师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370

2020-04-15 12:0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664

2020-04-15 11:19

专业讲的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500

2020-04-15 10:59

很好,很及时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116

2020-04-15 10:5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059

2020-04-15 08:29

好好很及时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986

2020-04-15 07:5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094

2020-04-15 07:1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892

2020-04-15 07:08

田间管理很重要。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506

2020-04-15 07:04

真的挺好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