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山竹又被称之为山竺、山竹子、倒捻子。可生食或者制作成果脯,外果皮的红色素可用来进行制作染料。山竹性寒,可以用来清热排毒,生津止渴。山竹有治疗咳嗽、调节机能、增强免疫力、缓解便秘、消肿止血等功效,广受大家的喜爱。
一般来说,山竹的种植时间和季节是在四月左右,四月份的气候,雨水比较合适用来种植山竹,而且在种植幼苗的时候,这种雨水和温度都比较适合幼苗快速生长发芽。
山竹种子
选择成熟的山竹,将里面的果肉取出,将果汁挤干,用清水将山竹表面的果肉清洗干净,将种子上的纤维去掉,只留下山竹果肉中的核,也就是山竹的种子。
浸泡生根
将处理好的种子放入装水的容器中浸泡,每天换一次水,保证水质的干净,大约两周左右就会生根。
育苗
将浸泡生根的种子,横卧放入到水润的泥土中,芽点朝上,大概埋土约1厘米深即可。
土壤
山竹的土壤选择是最重要的,因为山竹对土壤的要求十分的严格,贫瘠的土壤肯定是种不好山竹的,山竹适合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的,山竹对地形的要求是很高的,一般是生长在平坦的地形中,山地、丘陵不适合山竹的生长。山竹对土壤的酸碱程度是非常严格的,最好是生长在微酸性的土壤环境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更利于山竹的生长。
整地栽植
择土层深厚和交通、管理方便,有排灌条件的荒山坡或田地,割去灌木杂草,挖除树根、竹鞭,全面挖 栽培要掌握要点
深30厘米。结合翻耕整地,亩施腐熟人畜粪肥1500-2000公斤,土肥混匀,开好排水沟。2-5月上旬,挖取健壮的一二年生野生竹种作种竹,每株留20-30厘米,保留蔸部及竹鞭带土约5~10公斤,截去顶梢,留4-5盘枝,植入与竹蔸大小相等的栽植穴内,株、行距均为70厘米,亩植1300株左右。做到栽植时让鞭根自然舒展,栽后及时浇足定根肥水。
合理施肥
施肥要做到“三看”:即看竹子长势、产笋量、土质条件。一般在栽后每年的3月下旬结合松土除草亩用尿素、钾肥各10~15公斤,磷肥50公斤均匀施于种竹的蔸、鞭际,以利笋芽壮长快发;7-8月份,结合松土清鞭,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促笋芽萌发。生长过程中,如遇持续干旱,要适时适量浇、灌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若遇长期阴雨积水,要及时疏沟排水,以防渍害,确保正常生长。
疏花疏果
要想山竹长得好,疏花疏果少不了。疏花疏果真的非常的重要,这也是高产的关键,如果把坏的、质量低的果实留在树上的话,那么他们也会吸收养分,这样就会耽误品质好的山竹的生长,就算质量低的果实长大了,那么价格也会相对的低。如果不疏花疏果的话,就会影响山竹的品质,还会加重病害烦人影响,所以一定要疏花疏果,保证山竹的质量跟品质。
适时采收
山竹一般来说是在五月份到九月份成熟,成熟之后外壳坚硬,而且呈现黑紫色果实,嫩白如雪一般,在挑选的时候要挑选体型中等大小,而且外壳相对比较柔软,有弹性的果实进行采摘。
转发0评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