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夏玉米的过程中,有不少农户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夏玉米是密植好还是稀植好?同样的地块,同样的管理下,哪种做法更高产?
从实际种植过程中来分析,以及结合玉米的生长特性,如果种植密度过密,比如正常情况下,一亩地种植4000-5000粒,结果种植了8000粒,导致玉米植株过多,水分、养分供应不足,再加上田间通风性、透光性减弱,玉米不仅不会增产,还会造成减产。
如果种植过稀,比如一亩地播种了2000-3000粒,虽然单个植株的水分供应比较充足,光合作用也无遮挡,通风性也比较好,每一株玉米长势非常好,但是,整体株数少,即便单株产量高,总体却还是减产。
所以,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玉米过于密植或稀植,都无法达到增产的目的,相反,还会造成减产。那么,如果在合理的范围内,合理密植以及合理稀植相对比,个人更倾向于合理密植,我觉得合理密植更容易获得增产。
这里要注意“合理”2个字,因为决定玉米播种密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品种、土壤肥沃度、管理水平等等。
从品种来说,市面上玉米品种非常多,每一个品种的特性,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差别。以株高来说,植株高的品种,相对来说要稀一些,如果种植过密,后期增加倒伏的几率。相反,如果株高相对较低的品种,可以适当密一些,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提高产量。
除了株高以外,叶片的特性也有不同,如果是相对紧凑型的玉米品种,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相反,如果是平展型的玉米品种,则需要适当稀植。
从土壤肥沃度上来说,如果自家地块的土壤,相对比较贫瘠,在多施底肥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此来提高成株率,如果土壤贫瘠,还进行稀植的情况下,田间的成株率更低。相反,如果土壤肥沃度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稀植,提高单株玉米的重量,如果播种过密,会导致田间株数过多,又起不到了增产的目的。
从管理水平上来说,从种到收,管理越合理,越可以适当稀植,提高单株的生长质量,合理稀植并不代表会减产,相反,比密植的产量还要高。如果玉米种植之后,打了一遍除草剂,就不管不问了,建议合理密植吧,通过数量来提高产量。
从夏玉米实际种植过程中来说,正处于高温时节,如果当地长时间无降雨,还需要进行灌溉浇水。有些农户由于不方便,或者玉米种了之后就外出打工了,没有去浇水,这种情况下,建议适当提高播种密度。土壤长时间干旱的情况下,会降低出苗率,为了提高田间有效的成苗数,增加播种量是农户们经常的做法。
比如,有几位农户,购买的玉米种,一袋4000粒,提示播种一亩地,但是在播种时,就和播种机手说,需要调一下机器,这一袋只播种8分地。一袋倒完之后,又倒了另外一袋的五分之一左右。
一个朋友说,他们当地种植的都是密植品种,一亩地能播种7000-8000粒(一亩地等于我们这边两亩地的用量),管理比较精细化,使用滴灌浇水,水肥一体化,追肥跟上,病虫害管理也没有落下,一亩地玉米产量能达到2000斤左右。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夏玉米密植好还是稀植好的问题,心中有了答案。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当增加播种密度要好一些,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但是,“合理”该如何定义,需要根据自己地块的实际来决定,因地制宜很关键。
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增加10�用量,能够有效提高播种密度,如果增加过多,就超过了“合理”的范围,或起不到增产的效果。当然,按照购买种子的使用说明也是可以的。
转发0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