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清晰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成为新时期我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绿水青山”就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应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为此,近年来,庆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坚持“两山”发展理念,立足部门职能,深入推进林权改革,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强化资源要素保障,进一步释放生态红利、厚植生态底色、夯实产业基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逐步实现庆元农村“生活富”“生态美”“产业旺”。
聚焦“生活富裕”深化林权改革 进一步释放生态红利
近年来,庆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林权信息化建设、创新林权金融服务、探索林权变现新途径等措施,用好用足兴林惠民政策,拓宽林权金融服务惠及面,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农民“生活富裕”。
推进林权信息化建设。首创推出“林权IC卡”,建立起完备的林权地籍、森林资源资产信息库。目前,已完成我县252.4万亩山林所有权、使用权等森林资产信息数据库建库工作,实现森林资源权属认定、资产评估线上完成。依托林权信息化技术支撑,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林地征收补偿等各项制度受益农户开放林权基础数据网上查询,保障农户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惠农政策落实到位。2014年至今,我县阳光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3亿元,惠及全县2.2万农户、191个村集体。
不断创新林权金融服务。建立“涉林”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成立全省首家政府出资的综合性融资担保公司——庆元兴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并将担保范围从单一的林权拓展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房产权。拓展林权抵押贷款融资范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引进生态公益林补偿金收益权质押贷款,推动林业融资从实物抵押向权利质押拓展。截至目前,已与全县10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林贷业务,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4.87亿元,其中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2205万元,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1.4亿元。
积极探索林权变现新模式。依托“林权入股,亲情链接,统一经营,按股分红”模式,将农户的林地、土地统一流转,组建村集体家庭林场。如我县黄泥弄自然村200名村民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入股,组建股份制家庭林场,承包了邻村600多亩山林,用于培育高效毛竹林,目前年效益已超过12万元,预计盛产年份将达到100万元。积极发展国乡合作造林,采取国有林场出资金、出技术,农户以林地入股,收益按比例分成的方式。目前,我县共有合作造林面积28.49万亩,蓄积量240万立方米,折合材积144万立方米,将按照4:6比例分成收益(林农得四成),以单价1200元/立方米计,农户预计可收获效益6.9亿元。
聚焦“生态宜居”实施国土绿化 进一步厚植生态底色
围绕“生态宜居”建设目标,该局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新植1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一村万树”三年行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彩色森林、绿化示范村、森林公园建设,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以绿化造林为抓手,实现森林质量“大提升”。加大省级保障性苗圃建设力度,不断提升良种壮苗培育能力。建成国家珍贵树种良种基地2834亩,建成轻基质容器苗培育基地339亩,累计培育造林树种容器苗2992万株,完成省调控珍贵彩色树种苗木任务945.5万株。连续16年由县四套班子带头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连续9年向社会赠送珍贵树种苗木,引导群众开展四旁植树、村庄绿化、庭院美化等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全民添绿、全域增绿的有利局面。深入实施大径材培育、生态公益林管护、珍贵彩色森林营造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逐步建成量足质优、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截至目前,全县林地面积252.4亩,森林蓄积量132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06%,高居全省首位,累计营造彩色健康森林和木材战略储备林2.2万亩,建成“一村万树”示范村10个、推进村83个。
以楠木城建设为契机,实现县域环境“大改善”。启动全国首个楠木城市建设项目,在县域范围内,建设楠木生态林,打造楠木生态廊道,兴建楠木抚育基地。截至目前,已建成楠木造林基地15200亩,楠木等珍贵树种抚育基地1688亩;将楠木绿化纳入城市道路绿化体系,县域范围内2条40千米交通干道及城区主要街道已完成涉楠景观改造提升工程;通过改建提升、新建等方式建成涉楠公园2个,涉及面积2563亩,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到达23.6平方米,满足了市民“看见青山、闻到花香”的美好生活需求,带给市民“满眼皆是绿,有树就有楠”的景观感受。
以森林公园创建为载体,实现矿山治理模式“大转变”。结合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统筹推进废弃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土地质量提升、植被复绿等工作,实现废弃矿山转危为安、披绿重生。在具体治理过程中,注重乔灌草有效配置,注意客土改良种植技术,实施重金属生物修复动态监测,使得昔日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区转变成为108亩城市森林公园,创新建立了废弃铅锌矿治理结合森林公园建设的生态修复的庆元模式。同时,随着公园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绿道建设和景观工程的逐步竣工,庆元城市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市民打卡休闲新地标。
聚焦“产业兴旺”强化要素保障 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该局立足于部门职能,发挥自然资源保障服务职能,吸引涉林资金投入,汇聚乡村产业人才,夯实产业用地保障,做大做强做优乡村产业,让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吸引涉林资金投入。科学谋划林业产业发展方向,围绕“林药”“林粮”两条主线,探索实施“林菌”“林药菌”“林粮菌”等多种立体复合经营新模式,构建起“两主线、三附线”的特色林下经济布局,逐步形成“一乡一线、一村一品”的区域产业集聚。制定《庆元县农林水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加大林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给予毛竹产业、美丽林相建设、绿化造林、香榧产业、油茶产业等5项林业产业资金补助,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林业产业,推动当地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建设起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的林业产业基地。如2018年,天宸农庄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在举水乡打造“谷坪公社”——山顶水村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同年5月,浙江乾宁医药集团公司投资1.78亿元,在张村乡澄湖村打造浙江首个且最大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及康养综合项目。
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汇聚乡村振兴人才。依托“星期天工程师”“菇乡归雁”等聚才引才工程,鼓励引导林技专家、科技特派员等高端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为农村产业振兴提供智力支撑。目前,庆元县共派驻科技特派员20人,派驻团队科技特派员3个——竹木产业团队、特色农产品加工团队、中药材团队,与庆元县实验林场、九川竹木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惠农、科技扶贫合作。通过校地合作、定向培养等形式,先后引进林学、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研究生9人,委培生4人。整合系统内高端人才资源,组建产业专家讲师团、服务团,下沉到基层一线,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和示范基地创建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保障。2019年,累计开展毛竹、锥栗、油茶特色产业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60多场次,培训林农1100多人次,“点单式”林技志愿服务200余次。得益于此,庆元县乾宁道地药材有限公司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夯实产业用地保障。全面完成农房确权登记发证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累计登记发证18776户,保障了农村宅基地资格权,维护了农民土地权益。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宅基地使用权在更大范围内有限期流转,把闲置的农房集中起来,通过招商引资项目,与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民宿经营者合作开发乡村酒店、民宿、户外实训基地,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截至2019年12月底,百山祖镇百山祖村、举水乡月山村两个试点村,累计放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证18本,吸引了“车根十三号”“听泉小筑”“缘来小筑”等一批精品民宿入驻,形成以精品民宿为龙头,带动中低端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局面,目前已初具规模效应。
转发0评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