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是我省最早迎来春天的地方。立春刚过,勤劳的农民走进麦田,用辛勤的劳作翻开了春耕春管的新篇章。
2月14日,记者随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与会代表,走进徽县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看到三架无人机往返低飞,在小麦宽幅均播示范田里施撒叶面肥。
甘肃是我国北方冬春麦混种区,陇东、陇南为冬小麦主产区,沿黄、河西为春小麦主产区,陇中为冬春麦混种区。小麦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群众普遍喜爱的主要口粮,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大类品种,聚焦千万亩以上主粮品种,通过“3个单体”提高粮食产能和收益,加快小麦绿色化发展。
徽县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位于银杏树镇庆寿村,属于银峡产业园良种繁育功能区,是徽县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联合省市部门建设的冬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研发示范基地。
示范田内,小麦苗伸展着绿叶向上生长。徽县农技中心主任杨晓辉介绍,基地分为四大区域,总面积1万亩,其中核心试验区100亩。先后开展新品种、新材料、新设备筛选试验9项次,省级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项次,冬小麦播期、密度、施肥、植保等栽培新技术试验13项次。
近年来,徽县通过大力开展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突破小麦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将成熟适宜技术优化组装,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技术模式,带动冬小麦大面积均衡高产增产,持续提升徽县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新品种展示区里,兰天、中植、天选、中粱、伟隆等5类冬小麦品种达到1000亩,小麦良种繁育区发展优质新品种繁育2200亩,新技术辐射带动区发展新品种及宽幅匀播等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6800亩。
杨晓辉介绍,基地采取“农技+种子+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的模式,全面落实“六统一”措施,成为技术研究的中心、农民培训的课堂、总结集成模式的基地、了解前沿技术的窗口。尤其是选育的小麦抗条锈种有效阻断了条锈菌由南向北传播的通道,对全省乃至全国控制小麦条锈病流行危害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2022年,徽县实施小麦绿色高质高效面积5万亩,亩产450公斤,我省小麦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实施面积36.74万亩,平均亩产515.9公斤,实现了小麦高产高效的目标。
在2月1日召开的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省委农办主任、厅长杨金泉指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加快小麦绿色化发展,突出陇东南冬小麦、河西及沿黄灌区春小麦生产,主产市县要积极推广抗旱抗寒抗病的优质小麦新品种,集成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创建一批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基地。
2月8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专家召开全省小麦绿色化发展专家研讨会。省农技总站站长赵贵宾介绍说,研讨会上,专家紧紧围绕“全省小麦绿色化发展”进行了座谈研讨,通过分析小麦生产现状、研讨现有先进实用技术、细化实施措施,初步形成了谋划区域绿色发展模式、优化品种布局、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建立标准化绿色生产示范基地、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5个方面的共识,加快推动全省小麦绿色化发展,逐步走出具有甘肃特色的有机旱作小麦生产发展之路。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转发0评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