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白菜进入了包心期?
有些菜友还不知道怎么判断白菜进入了包心期。根据我的经验,白菜进入包心期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植株中心的叶片开始由平展逐渐向内弯曲、合拢,仿佛要“抱住”中间正在形成的小叶球。
同时,植株外部的莲座叶(即最外层的叶片)依然保持舒展,为内部叶球的生长制造养分。此时您可能会发现植株中心的颜色比外层叶片更嫩黄一些。

包心期管理注意事项
当你发现你种的白菜有上面的特征时,就需要在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上多花些心思,千万别放松,毕竟包心期是白菜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1.浇水
白菜进入包心期以后,需水量大,但不要大水漫灌。
我们早保持土适度的湿润。一般采用小水勤浇的方式,通常每5-7天浇水一次就行。浇水时间最好在清晨或傍晚,避免中午高温时段,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可能对根系造成刺激。
除了观察土壤干湿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看白菜叶片来判断需不需要浇水。
中午如果外层叶片稍有萎蔫,但傍晚又能恢复,说明需要浇水了;如果傍晚仍不能恢复,则说明缺水较严重。
2.施肥
很多人种菜只注重苗期施肥,而忽略中后期补肥。但是白菜的包心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我们一定要进行追肥。
追肥以少量速效氮肥为主,配合钾肥,这样能促进叶球紧实。通常在包心初期和中期随水冲施硫酸铵或尿素加硫酸钾,也可以是高氮高钾水溶肥。
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单一过量使用氮肥,比如人尿液、尿素等,否则容易导致叶片徒长、包心不实或叶球开裂。均衡的磷钾肥才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对于家庭小面积种植,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海藻酸或腐殖酸等功能性叶面肥,能快速补充营养,辅助白菜包心。
如果地里白菜长得大小不均,可以对那些长势弱的单独增施一点稀薄的液肥(如腐熟的淘米水、饼肥水等),帮助它们赶上生长,提高整体产量。

3.病虫害防治要“及时”
虽然小规模种白菜,病虫害比较少,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所以病虫害防治要及时。
白菜包心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叶片出现多角形黄斑,背面有白霉)、软腐病(叶柄基部水浸状腐烂,有恶臭味);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等。
我们要提前清理田间杂草、病叶,减少病原和虫源。雨水多要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平时多巡视菜园,在没发生病虫害时,可喷施稀释的草木灰浸出液(草木灰加水静置后取上清液),对蚜虫有一定驱避作用,同时还能补充钾肥。
要是一旦发现病虫害,就需要对症下药,不要拖延。
防治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选用霜脲·锰锌或甲霜灵·锰锌等药剂。
防治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可选用春雷霉素或中生菌素等药剂。
防治蚜虫、菜青虫,可选用吡虫啉或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注意按说明书使用,并遵守安全间隔期)
记住在采收前15天应停止用药,以确保食用安全。

转发0评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