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量身定做融激励、监督、考核为一体的“垃非”系统(取“垃圾非垃圾,分对即资源”之意),通过线上大数据精密智控,线下网格化组团服务,实现对农村生活垃圾分、收、集、运、处等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有效破解农户参与率、准确率不高的难点,成功解决监管难、考核难的堵点,实现了垃圾分类工作的“三提升一优化”(提升参与率、准确率、工作效率,优化第三方服务)。目前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99%以上,分类准确率达93%以上,日均自查率达62%,连续两年收到浙村整建办通报表扬。其主要做法是:
一、数字化改造,织密垃圾分类全程监管新网络。
一是开展激励措施的积分化改造,实现源头投放数据清。4.2万户的农户均按片(组)进行实名录入,拍照上传即可赚取自查、被查和督查等积分;售卖可回收物,可获得售卖积分和重量奖励积分;此外可根据积分排名情况,获得相应月度、半年度和年度奖励积分。1个积分等值于1分钱,所有积分都可到村(社区)里的积分兑换商店或者通过线上“积分商城”兑换日用商品。累计下发积分9.1亿积分,通过积分化改造,直观实时掌握每个农户的参与和分类情况。
二是开展运作体系的角色化改造,实现中端收运职责清。根据南湖区平原水乡特点,制定了“一村一收、一镇一运、一区一处”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编制了《南湖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度汇编》,包括1个操作意见、2张流程图、3个工作办法、4个工作职责、5项管理制度,对垃圾分类的各环节、单位、人员进行了全面细化规范。每一个角色都拥有不同权限的“垃非”账号。通过角色化改造,将制度固化,制度建设和软件配套有机融合,确保各项分类制度有效落实,让整个分类体系既规范,又便于操作,一经运作便是常态运作。
三是开展垃圾处理的可视化改造,实现末端垃圾去向清。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让“垃圾去哪儿了”痕迹化,对第三方的收、运、处等环节进行轨迹化改造。首先每一个分类袋、分类桶、投放亭、中转房、收集车都有对应的二维码,实现分类设施身份化;然后将每次垃圾的转移全部数据化,比如收集员每次收集都必须对垃圾扫码拍照、清运员每次清运都必须上传垃圾房照片并形成电子地图;最后对4类垃圾的收集处理量进行实时统计,电子报表通过APP进行展示。通过可视化改造,把分类全过程变成了一个透明化展示平台,在阳光下接受老百姓的共同监督。
二、智慧化管理,打造垃圾分类高效运作新业态。
一是“机器换人”,照片审核效率高。随着参与率的提高,农户上传的分类照片越来越多,原来由各村(社区)的工作人员兼职照片审核员进行交叉互审, 45个审核员每天需审核照片3.3万余张。通过引进人工AI智能识别技术,历时半年对100万余张分类照片进行反复学习,开始对部分村实行机器实时自动评分,减轻了基层工作量。此外将普通收集车升级为智能收集车,集成扫码、拍照、称重功能于一体,大大提高收集员的工作效率。
二是“手机换纸”,督查整改速度快。建立“周督查、月暗访”机制,由村(社区)督查员每周上门宣传、检查、指导,由第三方机构每月对各村(社区)实地暗访。同时通过“垃非”APP整合分类准确率评分、公共环境检查、垃圾偷倒举报等功能,手机一拍,后台自动记录现场照片、时间和位置信息,镇、村(社区)工作者通过后台可以轻松掌握面上的风险隐患点,并迅速落实整改。实地“随手拍”,实现了督查、暗访、整改一机搞定,为提高分类准确率、实现全域秀美补齐短板。
三是“数字换分”,绩效考核评价准。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差异化的评分机制,将考核要素指标化、定量化。农户和党员户通过积分进行排名,督查员、收集员通过工作率进行排名,各村(社区)根据分类准确率、户均分类积分、户均自查率等积分指标和中转房签到率、投放亭签到率、审核率等运维指标综合打分排名,各镇根据所辖村(社区)平均分进行排名。工作评价通过指标细化打分,既确保了考核客观、公正、权威,又把为基层减负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三、精细化服务,绘就垃圾分类全民参与新蓝图。
一是落实三联工作法,入户宣传精准覆盖。利用南湖区“网格连心 组团服务”的体制优势,把垃圾分类纳入网格化管理,同时充分发挥专职督查员的专业性和党员的示范性,探索形成“网格长联片、督查员联组、党员联户三联工作法”。搭建起金字塔式的线下入户宣传网,层层抓落实。网格员利用日常巡查确保垃圾分类无死角覆盖,136名专职督查员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入户指导,2579名党员利用好熟人效应,每名党员就近联系10至20户农户。三联工作法,确保垃圾分类有效推进,宣传工作全员覆盖、精准覆盖。
二是“一图一码一指数”,动态评价全员覆盖。结合分类积分排名、分类准确率,将农户分类情况分成5档,实现5色二维码动态管理。农户通过手机APP可以查看区、镇、村(社区)三级排名和5色二维码,同时排名结果每月通过村(社区)公示栏和积分兑换商店张榜公示。管理后台结合行政区划图生产全域农户5色分类图,并实时生成“垃非”指数(积分指数、参与指数、精准指数、管理指数等)。“一图一码一指数”动态评价全员覆盖,提振农户分类主动性,帮助镇、村(社区)通过后台精准研判,加快工作推进。
三是打造组团化服务,暖心福利全民共享。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把农户垃圾分类排名结果和其他福利挂钩,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垃圾分类的额外福利。 2019年全区开展120余场打积分折兑换活动,镇、村(社区)补贴资金100余万元,把积分的效用最大化。余新镇余新社区美迪家园小区,结合年度排名,评选垃圾分类示范户,给与物业费减免奖励。凤桥镇永红村将家宴中心的使用、老年人生活补助的发放都和垃圾分类排名挂钩。越来越多老百姓得实惠,并逐渐从“要我分”的被动参于转变为“我要分”的自觉行动。
转发0评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