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专家团队成功创制多年生稻

滇农云

2022-11-10 16:19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利用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把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成多年生稻栽培品种并进行商业化生产。

专家认为,该研究是我国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突破之一,为利用野生种质资源提供借鉴,也为粮食生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胡凤益团队近日联合国内外相关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性》在线发表了题为“多年生稻的可持续生产力与生产潜力”的研究论文,并同步发表了题为“多年生稻变革促进可持续农业”研究简报,详细介绍了团队20年来通过种间远缘杂交创制多年生稻的研究成果。


 

多年生稻试验田。(受访者供图)

胡凤益说,一年生粮食作物对人类贡献极大,但其生产方式带来了种子投入量大、劳动力投入多、农机具投入增加、水土流失等问题。

“把一年生的粮食作物培育成多年生粮食作物,实现栽培品种的多年生化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应对环境挑战的一个重要途径。”胡凤益说,创制多年生稻,培育多年生稻品系,在南北纬40度之间的部分无霜稻区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多年生稻稻田。(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多年生稻连续种植4年,每年收获2季,其平均每季产量与一年生稻产量基本相当。“多年生稻播种一次持续收获多年,改善了稻田耕层的土壤结构,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每年都会有所增加。”胡凤益说,与一年生稻相比,多年生稻自第二季起不需要重复买种、育秧、犁田耙田和栽秧等生产环节,有助于节约劳动力和生产投入。(记者:王长山 杨静)

来源:新华社

5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5

农友1611

2022-11-12 10:18

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袁乐

2022-11-12 07:56

谢谢你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801

2022-11-11 19:49

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611

2022-11-11 17:24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116

2022-11-11 16:32

好好好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