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茄子黄萎病又称为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等,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最近几年,随着果菜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此病呈现逐年加重之势,对茄子生产为害极大,严重年份绝收。所以呢,我们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茄子黄萎病发病症状及其规律,做到及早预防,以减少为害。
主要症状
这种病害在苗期发病较少,主要在结果后期表现症状,叶片是最直观的表现部位。在发病初期,近叶柄的叶缘部叶脉间褪绿,晴天高温时候萎蔫,夜间或天气转阴时恢复正常,而随着病害的发生发展,萎蔫状态不能再恢复,褪绿部分变为黄白色至褐色,叶缘稍稍向上卷曲,且多由半边叶开始。当病斑扩展到整片叶子之后,病叶干枯脱落,病害一般自下向上逐渐发展。
发病原因
茄子黄萎病的发生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气温在20-25度时,十分有利于茄子黄萎病的发生。在茄子的栽培管理过程中,如果地块土质黏重、盐碱度高、重茬邻作,或者是施用氮肥过多、施用未经腐熟有机肥、栽植密度过稀,都可以引起茄子黄萎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
(1)嫁接:我们可以采用生育健壮、根系发达且适应能力强的野生茄子作为砧木,所选种的茄子品种做接穗。嫁接进行换根处理,这是当前防治因重茬、土壤带菌严重造成的茄子黄萎病的最有效措施。在试剂生产中,砧木常采用托鲁巴姆、刺茄或者赤茄,其中以托鲁巴姆的嫁接亲和性较强,生长势增强明显。
(2)轮作:大丽轮枝菌作为引起茄子黄萎病的主要病原菌,在土壤中主要以微菌核的形式存在,轮作作为综合防治茄子黄萎病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降低土壤中微菌核的数量,还能够均衡利用土壤养分、调节土壤肥力。我们可以考虑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
(3)适时定植:要求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度以上时开始定植,在定植时和定植之后,避免浇冷水,并注意提高地温。
(4)巧管水肥:我们一定要多施用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到了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高温季节,我们务必要小水勤浇,保证土壤不干不裂,减少伤根,进而有效控制发病。
(5)药剂防治:在幼苗移栽时,我们可以穴施微生物菌剂20-30公斤;在发病前,我们可以用噻唑锌400-600倍液,外加6000-8000倍液天然芸薹素、硕丰481喷施叶片,间隔10-15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即可。而对于已经发生黄萎病的茄子植株,根部开始腐烂,我们就应该及时拨出病株,对刚刚开始表现萎焉症状的茄子,可在根部灌300-500倍液的噻唑锌。当然了,我们也可以用50%琥胶肥酸铜300-500倍液、60%琥乙磷铝500-800倍液灌根,一旦发现病株就要及时连同根系周围土壤一起消除,集中处理以防止扩散。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农学专业博士,点击右上角可以关注我!每天更新农业种植知识,推广植物高产技术,欢迎大家评批指正!]
转发0评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