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伊始,农事不歇。近日,裹着寒意走进环县天池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机械轰鸣,秋季覆膜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养殖合作社羊只收购有序推进,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在冬日晴空下格外亮眼……在这看似农闲的时节,这片土地上的劳动者们,正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乡村振兴的冬日画卷。
田畴沃野起宏图 标准农田加速度
粮安天下,地为根基。在天池乡老庄湾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标段施工现场,九台机械作业正酣,翻耕平整的土地在阳光下舒展延伸。“最近受低温天气影响,土地平整每天能推进10亩左右,但我们正全力抢工期赶进度。”项目负责人贾海锋介绍,三标段规划平田整地2800亩,预计赶在封冻前可完成40%左右工程量。

作为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关键举措,天池乡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核心抓手。“我们每天投入20台左右施工机械,督促各标段全速推进。”天池乡副乡长(候选人)杜进宝表示,全乡紧盯封冻前有利时机,全力攻坚,力争完成总建设任务的50%以上,为来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夯实基础。
据了解,天池乡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三个村,十二个标段,土地平整8529亩,地力提升10820亩,配套建设田间道路5.319公里,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将显著提升田间道路通达率和抗灾能力,推动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覆膜保墒备春耕 不误农时抢先机
在天池乡碾盘岭村,成片的覆膜良田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银光闪闪,连日来,村民们利用土壤封冻前土壤墒情适宜的时机,全面开展秋季覆膜扫尾工作,为来年粮食丰收筑牢根基。

走进村民耿国忠家的田间地头,覆膜机正有序往复,旋耕、起垄、铺膜、压土等工序一气呵成。“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现在把地膜覆好,明年种玉米保墒效果好,地里不怕旱,丰收就有指望了!”耿国忠一边压实膜边湿土,一边笑着介绍,他家今年计划覆膜18亩耕地,目前已经覆好了10亩左右,去年秋覆膜种植的玉米未受到春季旱情的影响,长势良好,让他对今年的覆膜工作格外上心。

目前,全乡已投入地膜80余吨,完成覆膜面积5683亩。一片片覆好的地膜在阳光下绵延,不仅为土壤锁住了“元气”,更为来年粮食丰收、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草羊产业迎利好 产销两旺稳增收
“从七月份开始羊价就回升了,现在收老百姓羊只的毛重价格已经达到23元每斤,近期我们已经收购到周边农户交售来的800多只羊了。”环县天池梁塬湖羊标准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艳莉的脸上满是喜悦。随着羊只价格回暖,乡上抢抓有利机遇,鼓励群众向合作社积极交售羊只,同时督促合作社加紧饲草收储,保障羊只安全过冬。

目前,合作社羊只存栏量达到1380只左右,储存冬草 600多吨,足以满足羊群冬季饲养需求。与此同时,羊只屠宰价格也从原先的每斤10元回升至13元,农户卖羊收入大幅增加,合作社也通过批量屠宰、订单销售实现盈利,真正达成了“农户+合作社”的双赢局面。“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扩大羊只收购规模,同时做好后期育肥和产销对接,让乡亲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吴艳莉表示。

据副乡长(候选人)杜进宝介绍,紧抓近期羊只价格回暖的有利机遇,乡上通过政策引导、产销对接等方式,全力推动草羊产业提质增效,让特色产业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 “压舱石”。
党群联动治环境 乡村颜值再提升
走进天池乡井渠淌村,一场村容村貌整治行动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有清除道路边杂草的,有清扫路边落叶垃圾的,党群联手,干群同心,让初冬的村庄涌动着共建家园的暖流。“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既能改善生活品质,让村民告别‘脏乱差’,更能凝聚乡村合力。”天池乡井渠淌村党支部书记裴凤全的话语道出了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双重意义。

近年来,天池乡将人居环境写入村规民约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以及村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
“冬天街道上落叶多,风一吹就容易飘进院子里,现在正好农闲,村上组织大家一起打扫清洁,村子干净了,住着也舒心!”井渠淌村村民张改琴边清扫街道边说道,作为党员,村里每次组织这样的活动她都是带头参加的。如今的井渠淌村,道路干净、庭院整洁,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也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从田畴沃野的建设热潮到田间覆膜的忙碌身影,从养殖合作社的产销两旺到村庄街巷的干净整洁,冬日里的天池乡用一幅幅火热的冬忙图景,让乡村振兴的道路在这里越走越宽广。
记者:刘红霞
转发0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