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舟山渔农村建设的重要讲话为指引,坚决践行“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海岛样板地”。嵊泗县、普陀区、岱山县先后获评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率75%,居全省第二。“岛岛是花园,村村见美景”的乡村海岛大花园逐步呈现。
一是做好“绘底色”文章,夯实新时代美丽乡村基础。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擦亮乡村底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五水共治”等环境综合整治举措,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大力实施整洁村庄专项行动,243个村庄完成集中整治,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比例分列全省第一、第二。注重多维驱动,扮靓乡村颜值,做实做细乡村保护“加减法”,细化整治对象类别标准,实行点位责任制和领导包干制,统筹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至2019年底,全市所有垃圾河、黑臭河整治达标,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垃圾分类、生活污水治理实现保留村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标准化运维管理比例5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8.4%。
二是做好“增颜值”文章,打响新时代美丽乡村品牌。注重全域化推进,按照全岛“规划一张图、发展一盘棋、管理一条线”建设思路,梯次推进全域打造美丽乡村。编制全省首个市级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战略规划,以“个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全力打造“千万工程”的海岛样板。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建成省市美丽乡村精品村125个、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35个,分别比2015年增加40%和25%。打造了定海马岙村、普陀东极村、岱山东沙村、嵊泗黄龙村等一批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历史文化村。注重精细化打造,坚持“一地一特色、一岛一主题”,培育“浪舞白沙”“小岙渔村”“多彩边礁”“海上莲花”等一批美丽渔农村品牌,打造“钓岛”白沙、“侠岛”桃花、“泥岛”秀山、“灯塔岛”花鸟等一批主题示范美丽小岛。按照“一条示范线就是一个景区”建设思路,串珠成链升级乡村颜值,累计建成定海双谷生态风景线等美丽乡村主题风景线17条。
三是做好“强动力”文章,丰富新时代美丽乡村业态。“三产”融合做强美丽产业,依托独特海岛资源,做优做精农家乐、民宿等美丽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立足村庄优势资源,打造一批康养游、骑行游、海防游、美食游、研学游、古村文化游等个性产品,建成普陀省级田园综合体等一批“产、村、人”共融共享的乡村休闲示范地。2019年成功举办全市乡村振兴产业招商大会,现场签约20个项目,投资额超过42亿元。“三生”融合发展美丽经济,注重“农味、家味、乐味”三味建设,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打造一批具有海岛风味、渔家风情、时尚休闲的特色渔农家民宿群。目前,全市共创建3A级景区村庄24个,渔农家乐集聚村43个、休闲旅游村点58个。总书记亲自考察过的新建社区近五年来累计接待游客180余万人次,实现社区总收入1.7亿元,201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91万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了35.76%。
转发0评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