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玉米成熟?晚收真的能增产吗?5句农谚可了解详情

种植一点通

2022-08-26 15:12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智慧农民# 

有人提出疑问,玉米早收和晚收在产量品质上究竟能悬殊多大?什么时间才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呢?玉米成熟究竟有何依据?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通过五句谚语,看农谚是如何解释的?


 
乳线消失玉米熟,再等几天也不迟
农谚“乳线消失玉米熟,再等几天也不迟”的意思是,当玉米的乳线完全消失,黑色层逐渐加深的时候,说明玉米已经成熟,可以进入采收期,但延后几天再收获也不算太迟;玉米乳线也称为胚线,是指玉米的粒胚与胚乳的分界线;胚线实际是籽粒上部固体与下部乳液的界面,它在玉米吐丝30天左右形成,在玉米完全成熟后消失;所以,玉米胚线消失可以作为判断玉米成熟的标准依据之一;也可依据玉米籽粒的颜色和硬度判断玉米成熟,比如玉米籽粒饱满有光泽,籽粒基部与穗轴界面产生黑色层,或者用指甲掐不破籽粒的表皮,也视为玉米已经成熟。
但是,玉米的胚线消失仅代表玉米进入完熟期,虽然可以采收,但玉米籽粒不能算作完全成熟;因为玉米籽粒从进入完熟阶段开始,每延长一天采收,每千粒籽粒可增产3至5克;也就是说,进入完熟期的玉米,每延长一天采收期,每亩可增收25至30斤左右;而且,玉米籽粒中的淀粉含量会更丰富,营养物质蓄储更加充分;也就是说,进入完熟期的玉米,延迟采收会明显提升玉米的品质和产量,会明显提高玉米种植收益;所以,当玉米乳线消失,玉米进入完熟阶段,适度延迟采收可起到提质增产的效果。
白露谷,寒露豆,玉米收在秋分后
农谚“白露谷,寒露豆,玉米收在秋分后”明确指出,秋分节令也可作为玉米成熟和采收的依据;因为秋分时节的日平均气温已经下降到22度以下,这种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玉米灌浆至完熟阶段的生长适温要求;因为玉米的灌浆期至完熟期的适温生长要求在22至24度以上,日平均光照时长也不能满足7至10小时的光照要求以及生育积温要求;所以,秋分之后的温度条件和气候环境越来越不适宜玉米生殖生长,玉米在不适气温的刺激下,步入物种繁衍生息的生殖规律轨迹,籽粒成熟就是玉米繁衍生息的标志;故此,秋分时节可以作为玉米成熟的采收依据。


 
夏至种,秋分收,玉米百日保丰收
农谚“夏至种,秋分收,玉米百日保丰收”的意思是,玉米在品种要求的全生育周期内,完成所有的生育内容,可视为进入完全成熟期,可择机采收;这句老话的意思也表明,玉米完成全生育周期的内容,也可作为玉米成熟和采收的依据;一般品种的玉米,全生育周期时间约为90天;但是,如果玉米能在成熟后,再延长十天采收,玉米更能获取丰收;因为完熟后的玉米,在茎秆上还可完成后熟期之内的内容;玉米后熟期是指玉米已经完成生理期之内的生长内容,但生殖能力依据旺盛,成熟的玉米籽粒在茎秆上或者剥离母株后,还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营养物质的蓄储工作,这种玉米在生理成熟后还需一段时间延续生殖功能的行为称为玉米后熟期;所以,玉米在完成全生育周期内容后,再延长一段时间采收,更利于保障丰产丰收。
玉米成熟没有过,完全熟透粮食多
农谚“玉米成熟没有过,完全熟透粮食多”的意思是,玉米没有成熟过度的说法,而有熟透粮食多的说法;在北方一部分地区,农人在玉米成熟后不再安排茬口种植其它作物的土地上,常常不忙于采集成熟的玉米,而是让玉米穗轴和籽粒继续挂在玉米的茎秆上,让玉米在茎秆上继续延续后熟期任务,等到秋忙结束后再行采集玉米;通过对比得出结论,成熟后未采集的玉米产量比成熟期采集的玉米每亩增收200斤左右;因为成熟后的玉米挂在茎秆上,玉米的后熟作用还可将玉米茎秆中的剩余营养物质蓄储到籽粒中,让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更加丰富,让氨基酸和其它营养物质蓄积的更加全面;因此,玉米没有成熟过度的说法,而完全熟透的玉米产量更高。


 
早掰几天光塌坑,晚掰几天饱盈盈
谚语“早掰几天光塌坑,晚掰几天饱盈盈”的意思是,在玉米成熟期之前早收几天,玉米的籽粒在晒干后容易瘪粒秕糠;而成熟期之后晚收几天的玉米籽粒饱满,晾晒后失水少,商品性能高,能卖上好价钱;因为完熟期之前的玉米籽粒,正处于蜡熟阶段,籽粒内的营养物质还未完全转化成干物质,含水量较丰富;如果将蜡熟期的玉米强行采收,脱帮后玉米籽粒浆液含水量较多,经晾晒籽粒失水,就形成了籽粒空瘪籽粒塌坑的现象;而完熟期之后几天采收的玉米,因籽粒灌浆结束,营养物质蓄储充分,干物质蓄储饱实,籽粒会形成颗粒饱满光泽晶莹的饱盈盈现象。
 
13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4

农村生产技术

2022-08-30 20:51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620

2022-08-30 00:24

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470

2022-08-28 14:15

老师说的有道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069

2022-08-28 08:21

好好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406

2022-08-28 06:22

讲的好实话实说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263

2022-08-28 05:47

谢谢老师讲解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131

2022-08-28 05:43

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云南景谷

2022-08-27 22:02

加强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065

2022-08-27 21:51

学习学习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A渭南农牧业机械与设备供应商@小刘

2022-08-27 21:34

学习贯彻落实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村生产技术

2022-08-27 21:04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131

2022-08-27 18:29

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袁乐

2022-08-27 13:16

谢谢你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让心灵去旅行

2022-08-27 11:20

科学管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阳光农友1349

2022-08-27 11:05

好东西大家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006

2022-08-27 08:56

谢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333

2022-08-27 08:18

签到来一波,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406

2022-08-27 06:38

讲的好实话实说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444

2022-08-27 06:10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国哥安装石墨烯电地热,电采暖系列

2022-08-27 05:04

感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