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我们经常在桃树叶片上看到一些不规则的孔洞,且孔洞周围有水渍状晕环,这是得了穿孔病的表现,穿孔病是碧桃等核果类花木常见的病害类型,以叶片受害最重,有时也危害枝和果,可造成落叶,枝条衰弱,降低观赏价值!
【1】穿孔病对碧桃的危害:
发生病害时,碧桃叶上初生水渍状小点,后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斑点,直径约2mm,周围有水渍状黄绿色晕环,边缘有裂纹,最后脱落穿孔,孔的边缘不整齐。
【2】碧桃穿孔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
病原菌在病枝条皮层组织内越冬,翌年开始活动,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一般于5月出现,7-8月发病严重。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树势、管理水平等有关。温度适宜,雨水频繁或多雾、重雾季节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等发病重。
【3】碧桃穿孔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树体管理:增施有机肥,不要偏施氮肥,合理修剪造型,注意通风透光。
2、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枯枝,彻底清除落叶,集中深埋。
3、喷药防治:使用淇林柯骏二次稀释后配合淇林植大壮(或者岁语)喷施防治。
转发0评论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