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茄子是菜农普遍栽培的夏季蔬菜之一,也是大棚蔬菜种植中常见的品种,更是人们餐桌上爱吃的蔬菜。茄子是草本植物,南北方均可种植,但受气候影响,南北方种植存在差异,北方一年一茬,南方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所以茄子的市场前景非常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虽然种植茄子对环境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在种植茄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露地茄子种植要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适应性的品种,一定要做好品种的选择。
从茄子的生长习性上,我们可以看出茄子的栽种时间最好在气温稳定在20度以上的时候进行,这样茄子的幼苗才能够更好的生长。一般到3、4月左右就能够栽种茄子了。
茄子的栽种方法也非常的简单,可直播后进行移栽,最好把种子进行一下浸种,这样播种后的茄子更容易发芽。将种子放入55度左右的热水中,搅拌冲泡10分钟左右,在水温下降到常温后,继续浸泡两个小时,这样茄子的种子能够充分吸收水分,种子表面的胶质物质也能够得到清理,这样发芽率更高。准备好种子后,就能直接播种了,土壤需肥力旺盛,湿度适当。播种后可以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加快发芽速度。一般一周左右,茄子就发芽了,对生长过于稠密的幼苗,进行剔苗。在茄子幼苗生长到6到7公分左右的时候,就能够进行移栽定植了。
对茄子施肥建议大家按照“轻施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的原则进行。在定植缓苗后,结合浇水,可以薄施粪肥或5公斤左右的复合肥,以后每隔10天左右薄施一次,以满足幼苗生长发育需要。
茄子主要特点是需水量特别多,因为它的根系无主根或主根不明显,须根入土深度大概在10厘米左右,所以浇水时就要在根系近处浇水。而且要浇透浇全,保证所有根系均匀吸水,但是正因为根系弱,最好不要采用漫灌的方式,也不要直接用水管冲浇,容易水土流失暴露根系。茄子叶大前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保持叶的生长,后期主要是果实需水不多,要减少浇水。
茄子种植时一定要浇足底水,可在种植区域全面浇透水一次。至少要让水分保留在渗透层,保持长时间的里土湿润,表面可以干燥一点,防止因为常浇水而造成湿度大促发苗期病害。
苗移栽后,使幼苗适应环境,促发根系自己吸水,接受营养,为了以后的生长打好基础。但如果土壤保水性太差可以适当浇一点水,不要让苗失水,缓苗不成反而枯死就不好了。
开始结果了,要多浇一些水,增加浇水次数,一般在这时浇水足,茄子接的大而色泽好,水分多果肉柔嫩,避免老化,棉化。一般采用一次浇足的方式,不要少量多次,难以满足结果需求。
整枝摘叶的目的是减少养分消耗,减轻病害的发生,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同化作用。整枝时要随着茄子的分枝习性,及时将二叉分枝以下侧枝全部摘除,摘叶时应在茄子缓苗后,陆续摘除枯黄叶和病叶,适当摘去过密的叶子,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和减轻病害的发生。另外长势旺的要留门茄并尽量多留果,以调节过盛的营养生长。而且门茄不可早摘除,应在对茄长至鸡蛋大小、三层茄点花后再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