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鸭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老仙婆子

2025-02-17 08:30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提高鸭苗成活率需要从环境控制、营养管理、疾病预防和日常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一、环境控制
1. 温度管理
初生期(1-7日龄):保持育雏舍温度在30-33℃(根据品种调整),后续每周降低2-3℃,至20日龄时稳定在20-22℃。
避免温差过大:夜间或阴雨天需加强保温,防止鸭苗扎堆挤压死亡。
观察行为:若鸭苗聚集在热源附近说明温度低,分散且活跃则温度适宜。

2. 湿度调节
前3天湿度:控制在60-70%,防止卵黄吸收不良。
后期湿度:保持50-60%,避免潮湿引发球虫病或霉菌感染。

3. 通风与光照
通风:每天定时换气,排出氨气、二氧化碳,但避免冷风直吹。
光照:前3天24小时弱光照明,之后逐渐减少至16小时,促进采食和休息。

二、科学饲喂
1. 开食与饮水
先饮水后开食:雏鸭出壳后12-24小时内饮用温开水(25℃),加入5%葡萄糖或电解多维缓解应激。
饲料选择:前3天使用易消化的“开口料”(碎米或专用雏鸭料),逐步过渡到全价饲料。
喂食频率:前3天每天喂6-8次,随日龄增长减少至4-5次,避免浪费和霉变。

2. 营养补充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矿物质(如硒、锌),增强免疫力。
定期添加益生菌,改善肠道健康,降低腹泻风险。

三、疾病预防
1. 疫苗接种
1日龄: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
7日龄:接种鸭瘟弱毒疫苗。
14日龄:预防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疫苗。

2. 卫生消毒
进苗前对育雏舍、用具、垫料彻底消毒(如用火碱、过氧乙酸)。
每日清理粪便,每周更换垫料,饮水器每天清洗。

3. 药物预防
1-5日龄饮水中添加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预防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10日龄后驱虫(如阿苯达唑),预防绦虫、蛔虫。

四、精细化管理
1. 密度控制
1周龄:25-30只/㎡;2周龄:15-20只/㎡;3周龄后降至8-10只/㎡。
按体质分群饲养,弱雏单独照料。

2. 应激管理
避免突然噪音、换料、换环境,运输时减少颠簸。
转群或免疫前后添加抗应激剂(如维生素C)。

3. 日常观察
健康监测:每日检查鸭群精神状态、粪便(正常为灰绿色带白尿酸盐)、食欲。
隔离病雏:发现缩颈、闭眼、腹泻的鸭苗立即隔离治疗,防止传染。

五、特殊注意事项
运输管理:选择正规孵化场购苗,运输时间不超过24小时,途中防寒、防闷。
弱雏护理:对活力差的鸭苗补充葡萄糖水,单独保温饲养。
防鼠防鸟:堵塞育雏舍漏洞,防止天敌侵袭。

通过以上措施的系统实施,可显著降低鸭苗早期死亡率(通常控制在3%以内),为后期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关键点在于保持环境稳定、营养均衡和疾病防控的及时性。
2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9

老仙婆子

2025-02-18 04:49

谢谢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孙化印

2025-02-17 12:54

999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坞头村吴永祥1

2025-02-17 11:1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老师的讲解。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292

2025-02-17 10:36

老师讲的太给力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542

2025-02-17 09:54

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小农民0512

2025-02-17 09:54

内容丰富全面,感谢老师的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老仙婆子

2025-02-17 09:45

多谢!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酒醉的探戈

2025-02-17 09:36

老师讲的很全面很好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村生产技术

2025-02-17 09:33

99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