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大别山里的“桃花源”

特色农业

2020-07-13 16:14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郝堂村是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的一个山区村,有18个村民组,678户2395人。2011年以来,郝堂村破除过去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政府统管、大拆大建”的观念,创新思维,积极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实践,以村庄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群众作用,高举生态旗,念活产业经,唱好文化戏,让这个昔日僻静无名的小山村蝶变为闻名全国的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之路,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家在郝堂村,好比住天堂

几年前还是贫困村的郝堂村,现在有了“画出来的村庄”的美称。环境的改善也吸引了一些青年返乡创业。

出生在郝堂村的胡涛是“85后”,十几岁参军入伍,结束了5年的军旅生涯,他又去上海创业。2014年,胡涛带着梦想回到家乡,开了庄园民宿“上山下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还进行网络直播,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在家乡,胡涛实现了自己的乡村情怀。

郝堂村的美景同样吸引了外地人前来。来自郑州的董光辉原来在一家报社工作,2013年来到郝堂村,9天后他就辞了职,携家带口搬到了郝堂村,开了家素食餐馆。他说,这里适合自己,有山有水,像童年的老家。在这里安家,就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

董光辉的院子原是一个废弃多年的院落,在郝堂村留住乡愁的乡建改造中,这座土坯房作为一段“乡愁”记忆被保留了下来。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土墙小院,别有特色。

郝堂村尊重自然生态,做到“四不”:不砍树、不填塘、不挖山、不扒房;突出“四改”:改水、改厕、改厨、改房。全村不搞大拆大建,推广垃圾分类,引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着眼保护和提升村庄的生命力,在修复完善上做文章。强调要“强健筋骨”,对老屋、老井、老树等进行重点修复和保护,对深受群众喜爱的狗头门楼、马头墙等豫南民居进行推广运用,增加村庄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同时优化了群众关心的村庄布局,贯通村内小路,完善邻里网络,形成了屋挨屋、户相连的格局,使人与村庄、人与人、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村里还从房前屋后入手,引导村民在门前屋后整理空间,栽种蔬菜花木,营造农家景致,让村庄更具乡土味道。

此外,郝堂村还通过打造培训驿站、举办音乐节等活动,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并大打特色牌,种植了有机水稻、红米、荷花、蓝莓、桑葚等绿色农产品,兴办农家乐和传统豆腐坊、酒坊、茶坊,目前已注册的就有120家,去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为了“引凤还巢”,村里还通过提供担保贷款、发放奖金等优惠奖励措施,“唤回”乡土人才。目前,全村外出务工的475名青壮年劳动力中,已有378人返乡创业就业。

家门口创业,和姐妹共小康

在信阳市平桥区的南雷村,张庭莲可谓大名鼎鼎。她在深圳工作了20多年,做过外资企业高管,还办过工厂。2014年,内心涌动的乡村情怀、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帮助更多农村妇女自强自立的愿望,让张庭莲回到了家乡创业。经过深入考察,她明白,发展农业产业,需要情怀和热情,更需要市场和思路。“农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这是许多致力于发展农业产业的返乡者的共识。”她说,“发展农业产业,一定要有市场思维。”

在老家,村民们房前屋后的稻草让张庭莲眼前一亮:何不废物利用?张庭莲决定利用秸秆等废弃物发展创意手工业。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一方面,秸秆处理一直是农民们的头疼事儿;另一方面,市场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旺盛,加上如今生态农庄、文化小镇不断涌现,既环保又美观的草编草雕工艺品正符合市场需求。

2016年,张庭莲创办公司,并注册了“农林谷”“香草精灵”商标,通过“手工艺+创新”的形式,为市场提供个性化作品定制。经过几年的潜心经营,她的企业从最初200平方米的小厂房,发展到现在4000平方米的规模化厂房,影响带动了周边20多个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逐步发展起来。

弃之不用的农作物秸秆,现在成了香饽饽。车间里成型的工艺品都是回收周边废弃秸秆、玉米皮等制作而成,各类农业创意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产业的发展,让400多名周边的农村妇女在这里实现了顾家、就业两不误。这一点,在车间里干活儿的妇女侯永琴感受颇深。为了照顾小孩和老人,侯永琴无法外出打工。“在这儿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呢。”侯永琴嘴上说着,灵巧的双手牵着草绳在钢筋内左右穿梭,“俺老公在外边一个月挣四五千块钱,我在家既能照看孩子还能挣钱,贡献不比他小!”

与侯永琴一样,车间里的许多妇女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这让大家开心不已。

事业有了发展,张庭莲没有忘记当初返乡创业的初心。她告诉记者:“带动妇女姐妹们奔小康,是我应该做的。”她还多次为贫困家庭、特殊学校学生、敬老院等捐资捐物,带动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周边5个行政村94户191名贫困人口。

家中有茶园,又娶媳妇又盖楼

位于大别山区的信阳市光山县,因地制宜发展油茶产业,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县油茶种植总面积达22.7万亩,催生出6个万亩、50个千亩连片的油茶基地,惠及30万农民。

槐店乡陈洼村村民郑建友和陈文珍夫妇,自从2009年开始在司马光茶园工作,每月有了固定收入,过上了幸福生活。陈文珍把家里的山林地流转给了合作社,自己和老伴都在合作社务工,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还有养老金,老两口不仅脱了贫,孩子还在县城买了房、买了车,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松快。“几年前我们就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现在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幸福。”陈文珍说。

据了解,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覆盖6个乡41个村民组,目前实现了年产值近亿元,帮扶609户1831名贫困人口,安置了2000多名周边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2800元,油茶已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十几年前的“穷山”变成如今的“富山”,正如光山县乡间口口相传的一句顺口溜说的那样:“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

记者手记

有一种幸福,叫“在家门口就业”

对一些农村妇女而言,有一种幸福,叫“在家门口就业”。

在张庭莲的生产车间门口,有一条标语:“让群众富在产业上”。张庭莲告诉我们,就当地稻谷种植而言,每亩约产生0.75吨稻草,公司从群众手里回收,每吨价格1000元,每亩稻草收入超过700元,这让当地群众将稻草视作宝贝。她还免费给村民们发放草绳机,让乡亲们在家生产草绳。从稻草到草绳,每斤价格有1元,相比单单出售稻草增值一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吸纳更多农村妇女就业,张庭莲还建起了培训教室。胡作玲既是编织女工又是老师。拿着一幅用玉米皮雕刻的装饰画,她向我们介绍,用草绳、玉米皮编制的工艺品深受市场欢迎。村民通过培训,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加工产品来增收。

在光山县马畈镇徐寨村扶贫车间里,巾帼服饰“巧媳妇”基地负责人杨世娥喜不自胜:线上线下招工通知刚发出去,就吸引了周边大批妇女前来报名。光山县巾帼服饰先后承办了5家多彩田园“巧媳妇”扶贫培训加工基地,为600余名城乡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创业、致富的机会。眼下疫情态势平稳,全县各乡镇的“巧媳妇”基地都在加紧复工复产,积极吸纳周边留守妇女,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为巩固脱贫成效贡献半边天力量。

陈荣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上有生病的公婆,下有学龄儿童,靠丈夫在外务工的收入维持生计,常常入不敷出。加工基地开到家门口后,她也能挣钱养家了,去年全家光荣脱贫。

“我从开厂起就在这里干,干了好几年了,厂里中午管饭,每月有2000多元工资,还有补贴,挺好的。”在巾帼服饰“巧媳妇”扶贫车间干了多年的“老人儿”吴海霞是邻县的贫困留守妇女,带着孩子来光山县求学,顺便在车间务工。

据悉,光山县已先后发展各类“巧媳妇”基地65处,全县4000余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既养了娃,又照看了家”已成为现实。


 

 

 

2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7

刘艳56

2020-07-17 08:09

这片文章写的不错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660

2020-07-14 12:34

山里的桃花源。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任秀杰农友8347

2020-07-14 12:17

很好很好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习高飞

2020-07-14 12:01

讲的特别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张勇军

2020-07-14 11:10

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745

2020-07-14 10:59

回归自然!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116

2020-07-14 10:2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