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柿子虽然好吃,但是管理技术却是比较复杂的,从开始的幼苗移栽到后期的病虫害防治、修枝整形、土肥水管理等,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管理技术才能将优质的柿果呈现在消费者眼前。
园地选择
平原地区栽植柿树,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pH 值 6.5 ~ 7.5、地下水位较低(1 m 以下)的沙壤土或壤土;山地、丘陵栽植柿树,坡度不宜过大,要选择在向阳背风的坡地,不能在地势低洼、风口处栽植柿树。
优选良种
应根据栽植的目的和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品种。如果以提供鲜果为目的,应选择色泽艳丽、脱涩容易、味道鲜美或耐贮运的鲜食品种,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以延长供应期。栽植时,选择适宜当地生长、品质优良的品种,所选苗木应为生长充实、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且无损伤的良种壮苗。对于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要经过区域化试验后再进行大面积栽培。
合理栽植
栽植时,可按照柿树的品种特征、土壤条件适当密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一般来说,山地比平地栽植的密,瘠薄地比肥沃地栽植的密,另外,管理水平高的可以适当密植。一般来说,平地株行距为 5 m ×7 m,山地株行距为 3 m ×5 m。栽植时,以“大行距、小株距”为好,最好南北成行。
栽植时期
较寒冷地区可行春植,春植应在土壤开冻后越早越好。南方以秋植较好,秋植有利根系早期与土壤密切接触,恢复吸水功能,有利来春枝叶生长。
栽植要点
栽植前要进行整地。山地、丘陵在修建梯田和鱼鳞坑的同时挖定植穴,做到“大穴定植、深坑浅植”。平原地区在清除园地上杂物的同时进行平整土地,定植穴的大小和深度可以小些。定植穴要施足基肥并与表土混匀。栽植时,要多带宿土,将柿苗放入穴中央使根系自然舒展。柿苗要行列对齐,以便后期管理。填入表土,填土后踏实。不要把树埋得太深,否则会抑制果树的生长和结果;但也不能埋得太浅,以根茎交界处在土面以下约 8 cm 为宜。多余的土在穴边修成土埂,做成树盘,以便灌水。栽苗后立即浇透水,等水渗入土中以后,再用一些干土覆在上面,将穴封好,防止蒸发。
田间管理
初栽修剪。苗木出圃后会损伤根系,初栽时,须将地上部分适当修剪,减少水分蒸发,以利生长。修剪可结合整形进行。栽后立即定干,定干高度,成片柿林约为 80 cm,柿粮间作的可适当高些。
及时浇水。苗期根系浅,不耐干旱,须在定植后经常检查土壤湿度,发现土壤过干应及时浇水,尤其在盛夏季节更需多加注意。
整形修剪。幼龄树可选择 3 ~ 4 个合适枝做骨干枝,附近其余的弱枝、旺枝疏除;盛果期柿树修剪需调整好骨干枝角度,平衡树势,延长结果年限。
施肥;柿根细胞的渗透压比较低,施肥浓度不要过高,以多次少施为宜。
在果树中,柿树需钾最多,尤以果实肥大时需要量最大,钾素往往从其他部分向果实输送,当钾肥不足时果实发育受到限制,果实小;但钾肥过量,则果皮粗糙,外观不美,肉质粗硬,品质不住。
施用磷肥对柿的效果较小,过多施用则会抑制生长。
柿树对肥效反应较为迟钝,不施肥树势衰败较其他果树慢,一且衰败,再行补肥,又较其他果树更难复壮。
转发0评论29